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韩愈唐代〕《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光华神鬼赫赫炎官火伞

光华(光華)guāng huá
(1).光辉照耀;闪耀。《尚书大传》卷一下:“日月光华,旦復旦兮。”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光华沼沚,荣曜中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
(2).光荣;荣耀。《文选·鲍照〈拟古〉诗》:“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 吕延济 注:“宗族乡党皆持其势而生光荣。”《周书·李贤传》:“非直荣宠一时,亦足光华身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东坡 ﹞所经过之地,溪翁野叟,亦以为光华。”
(3).光芒,光彩。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七四:“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譬之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香,鲜縟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也。”《红楼梦》第九二回:“上放着一颗桂圆大的珠子,光华耀目。”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你提供这样,我提供那样,才使得这个本来相当乏味的地球变成了个光华璀璨的大千世界。”
(4).比喻才华或精神。 宋 苏轼 《广心斋铭》:“前圣后圣,惠我光华。” 清 刘大櫆 《与左君书》:“夫以足下之汲汲於古人,立志行身,几皆可以无愧,而 櫆 方坐於闇昧之中,思一追寻足下之光华不可得。”  ——《漢語大詞典》
闪 ( 閃 ) shǎn
闪 [ shǎn ]
  1. 天空的电光:~电。打~。
  2. 突然显现:~光。~烁。~耀。~现。
  3. 侧转体躲避:躲~。~让。
  4. 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了腰。
  5. 姓。
壁 bì《國語辭典》

壁 [ bì ]

  1. 墙垣。如:「铜墙铁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2. 器物或生物的组织,有维持保护的功用。如:「炉壁」、「胃壁」、「细胞壁」。
  3. 险峻陡峭的山石。如:「悬崖峭壁」。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 军队驻守的营垒。如:「坚壁清野」、「壁垒分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
  5. 边、方面。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壁姨姨,敢是赵盼儿么?」元·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文官每这壁,武官每那壁,斟玉液,住金杯。」
  6.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最末宿,有星两颗。《孙子·火攻》:「发 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宿在箕、壁、翼、轸也。」也称为「东壁」。
  1. 驻扎、驻屯。《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 像壁一样陡峭的。如:「壁立千仞」。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神鬼 shén guǐ
迷信者所谓神灵和鬼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巖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 羌 目鬼曰唐述,復因名之为 唐述山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中列有“神鬼”标目,记录当时扮演神鬼的诸名角。  ——《漢語大詞典》
赫赫 hè hè
(1).显赫盛大貌;显著貌。《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 尹 ,民具尔瞻。”《国语·楚语上》:“赫赫 楚国 ,而君临之。” 韦昭 注:“赫赫,显盛也。”《汉书·陈汤传》:“﹝ 汤 ﹞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汉 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2).形容炎热炽盛。《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成玄英 疏:“赫赫,阳气热也。” 唐 丘为 《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清 徐夔 《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3).光明炫耀貌。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羣目之用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宋 梅尧臣 《日蚀》诗:“赫赫初出 咸池 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 昆仑山 上的红光。”
(4).形容声音洪大。《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
(5).象声词。笑声。《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漢語大詞典》
炎官 yán guān
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漢語大詞典》
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望:~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姓。
火伞(火傘,火繖)huǒ sǎn
(1).比喻烈日。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鬱攸。”
(2).红色的伞盖。 宋 秦观 《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虹旌排阵堞,火伞御灵官。”
火繖:同“ 火伞 ”。 宋 刘克庄 《卜算子·茉莉》词:“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 宋 杨万里 《夏夜月下独酌》诗:“明朝火繖上,别作一经营。” 清 赵翼 《苦热》诗:“火繖当空气益炎,避炎何处觅深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