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鸣。

韩愈唐代〕《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愈时在徐籍往谒之辞去作是诗以送)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
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
我名属相府,欲往不得行。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
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
命车载之至,引坐于中堂。开怀听其说,往往副所望。
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纷纷百家起,诡怪相披猖。
长老守所闻,后生习为常。少知诚难得,纯粹古已亡。
譬彼植园木,有根易为长。留之不遣去,馆置城西旁。
岁时未云几,浩浩观湖江。众夫指之笑,谓我知不明。
儿童畏雷电,鱼鳖惊夜光。州家举进士,选试缪所当。
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鸣。
礼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之子去须臾,赫赫流盛名。
窃喜复窃叹,谅知有所成。人事安可恒,奄忽令我伤。
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哀情逢吉语,惝恍难为双。
暮宿偃师西,徒展转在床。夜闻汴州乱,绕壁行彷徨。
我时留妻子,仓卒不及将。相见不复期,零落甘所丁。
骄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我所,耳若闻啼声。
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
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
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
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觞。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平明脱身去,决若惊凫翔。
黄昏次汜水,欲过无舟航。号呼久乃至,夜济十里黄。
中流上滩潬,沙水不可详。惊波暗合沓,星宿争翻芒。
辕马蹢躅鸣,左右泣仆童。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
东南出陈许,陂泽平茫茫。道边草木花,红紫相低昂。
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行行二月暮,乃及徐南疆。
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殇。
仆射南阳公,宅我睢水阳。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
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
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对食每不饱,共言无倦听。
连延三十日,晨坐达五更。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
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相公朝服鹿鸣

相公 xiàng gōng
(1).旧时对宰相的敬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 关 右,赫怒震天威。” 李善 注:“ 曹操 为丞相,故曰相公也。”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丞相称相公,自 魏 已然矣。”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 承明宫 。” 吴翌凤 笺注:“按《日知録》:‘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
(2).泛称官吏。 宋 王□ 《道山清话》:“ 陈莹中 云:‘ 岭 南之人见逐容,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想是见相公常来也。’”《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 宋江 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 唐二 又把 宋江 打夺了去,告相公做主。”《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正值 韩大尹 陞厅,押过 许宣 当厅跪下,喝声打! 许宣 道:‘告相公不必用刑,不知 许宣 有何罪?’”
(3).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 梁鸿 云:‘夫人请穿上者。’正旦云:‘相公,我不敢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人姓 魏 ,好一表人物,就是我相公同年。”
(4).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后多指秀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臺做子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原来是一位相公,一发不难了。’”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古称秀才曰措大,谓能措大事也,而天下之能措大事者惟相,故又呼秀才为相公。”
(5).旧时对男子的敬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他是江湖名士,称他 柳相公 才是。” 姚雪垠 《长夜》二二:“ 胡相公 跟你婆子没有说一句二话,都巴望着能快点把你赎回。”
(6).对学徒的戏称。 王老九 《王保京》诗:“小时候,家里穷,粟店里边当相公。挨打受气苦情重,好比小鸟入了笼。”
(7).旧时指 京 津 等地戏院中饰小旦的男演员。《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们当着这班人,敢则不敢提‘小旦’两个字,都称相公。”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清客是什么东西?清客是‘介于相公与先生之间的人物’。”自注:“‘相公’是 北京 戏班子里的相公。”
(8).指男妓。参见“ 相公堂子 ”。  ——《漢語大詞典》
朝服 cháo fú
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緇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袭朝服,乘法驾。”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下:“ 宣德 五年,驾幸少师 杨士奇 第,时漏下已二皷。 士奇 惊起,朝服出迎。”《红楼梦》第五三回:“次日由 贾母 有封誥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漢語大詞典》
立 lì《國語辭典》

立 [ lì ]

  1.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
  2. 竖起。如:「竖立」、「立竿见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去吹灭了灯火。」
  3. 设置。如:「立庙」、「私立小学」。《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4. 制定、订定。如:「立法」、「立案」、「立宪」。
  5. 建树、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6. 存在。如:「独立」、「誓不两立」。
  1. 即刻。如:「立刻」。《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剑坚,故不可立拔。」
  1.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工 gōng《國語辭典》

工 [ gōng ]

  1. 有专门技术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如:「木工」、「矿工」、「水电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技巧。如:「唱工」、「雕工」、「巧夺天工」。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3. 劳动生产的作业。如:「上工」、「加工」、「怠工」。
  4. 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如:「施工」、「竣工」。
  5. 工业的简称。如:「化工」。
  6. 一种古代乐谱上的音阶符号。参见「工尺 」条。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擅长。如:「工于心计」。《韩非子·五蠹》:「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1. 精致、巧妙。如:「工整」。《红楼梦·第四八回》:「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席 xí《國語辭典》

席 [ xí ]

  1. 用草茎、竹篾等编成的垫子,可坐卧。如:「草席」、「竹席」、「凉席」。《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
  2. 座位。如:「就席」、「入席」。《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田延年前,离席按剑。」
  3. 职位。如:「法席」、「教席」、「首席」。《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
  4. 成桌的酒和饭菜。如:「酒席」、「筵席」。《红楼梦·第五四回》:「众媳妇们忙撤去残席,……另外又添换了果馔摆好。」
  5. 船帆。《文选·木华·海赋》:「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6. 量词:➊ ​ 计算谈话次数的单位。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➋ ​ 计算议会席次或名额的单位。如:「这次立委选举在野党共取得三席。」
  7. 姓。如晋代有席坦。
  1. 凭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
  1. 全面。《史记·卷九○·魏豹彭越传·太史公曰》:「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鹿鸣(鹿鳴)lù míng
(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杨侯 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3).指鹿鸣宴。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 庆辰 云:‘作宵梦 赵 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
(4).借指科举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