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 立,建立:~立。~敌。
-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 姓。
岛 ( 島 ) dǎo
岛 [ dǎo ]
- 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屿。半~。海~。~链(排列成一串的许多岛)。
西连(西连)
汉书贾捐之传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缘冒顿以来数为边害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西连诸国至于安息东过碣石以元菟乐浪为郡北郤匈奴万里更起营塞制南海以为八郡则天下断狱万数民赋数百造盐铁酒𣙜之利以佐用度犹不能足带元史伊苏传见南禦下中明一统志怀庆府形胜东 沁河西连沇水
又汉 府形胜西连梁洋北控商虢 ——《骈字类编》
又汉 府形胜西连梁洋北控商虢 ——《骈字类编》
陇塞(隴塞)lǒng sāi
古时 陕西 、 甘肃 一带为边塞地区,故称。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即事寄呈凤翔齐员外张侍御》诗:“白云消散尽, 陇 塞儼然秋。” ——《漢語大詞典》
猿声(猿声)
南北朝 王泰 赋得巫山高诗 谷深流响咽,峡近猿声悲。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唐 杜荀鹤 读友人诗卷 雪峡猿声健,风柽鹤立危。 ——《骈字类编》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唐 杜荀鹤 读友人诗卷 雪峡猿声健,风柽鹤立危。 ——《骈字类编》
南 nán/nā《國語辭典》
南 [ nán ]
名- 方位名。与「北」相对。如:「坐北朝南」、「大江南北」。《诗经·小雅·何人斯 》:「胡不自南?」
- 南方的乐曲。《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汉·郑玄·注:「南,南夷之乐也。」
- 姓。如唐代有南霁云。
- 向南行、向南移动。《周礼·地官·大司徒》:「日南则景短,多暑。」《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杨时传》:「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 南边的。如:「南岸」、「南极」。《陈书·卷二一·王固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
南 [ ná ]
- 参见「南无 」条。
彻 ( 徹 ) chè
彻 [ chè ]
- 通,透:贯~。透~。~底。~骨。~悟。响~。
- 治,开发:“~田为粮”。
- 毁坏:“~我墙屋”。
荆蛮(荆蠻)jīng mán
古代中原人对 楚 越 或南人的称呼。《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 荆 蛮 ,未有攸厎。”《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王 欲立 季歷 以及 昌 ,於是 太伯 、 仲雍 二人犇 荆 蛮 ,文身断髮,示不可用。” 唐 白居易 《晋谥恭世子议》:“ 周 之衰也, 楚子 以 霸王 之器,奄有 荆 蛮 ,光启土宇,赫赫 楚国 ,由之而兴。”《西湖佳话·西湖隐迹》:“ 荆 蛮 之隐,是让国也。”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夫 楚 号雄区,人多忠节……以 荆 蛮 之餘气,鬱百年之奇气,奋能独立,强足一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