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令狐楚唐代〕《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魏阙苍龙萧关赤雁

魏阙(魏闕)wèi quē
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魏闕何由到, 荆州 且共依。” 清 金农 《吴江朱志广下第后闻作粤西山水之游》诗之一:“席帽奚伤落羽悲,晓辤魏闕又天涯。”  ——《漢語大詞典》
苍龙(蒼龍)cāng lóng
(1).古代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 三国 吴 韦昭 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 宋 苏轼 《夜泛西湖》诗之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昇长庚。” 清 冯桂芬 《释鹑》:“以鶉火为凤,方与苍龙、白虎、元武相称。”
(2).指太岁星。古代术数家以太岁所在为凶方,故亦指凶恶的人。《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 唐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苍龙,太岁也。”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传说中的青龙。古传青龙为祥瑞之物。《楚辞·九辩》:“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京剧《白蛇传》第六场:“你不知苍龙保平安,你不知家有苍龙最吉祥。”
(4).青色骏马。《吕氏春秋·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鸞輅,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高诱 注:“《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也。”
(5). 汉 代宫阙名。《文选·陆倕〈石阙铭〉》:“ 苍龙 玄武 之製,铜雀铁凤之工。” 李善 注:“《三辅旧事》曰: 未央宫 东有 苍龙闕 ,北有 玄武闕 。”
(6).泛指宫阙。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风雨称臣,奔走苍龙之闕。”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对策》:“閶闔初开瑞靄中,丹霞晓日上苍龙。”
(7).即 奢龙 。相传 黄帝 时六相之一。《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 黄帝 得 苍龙 ,而辨乎东方。”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萧关(蕭關)xiāo guān
(1).古关名。故址在今 宁夏 固原 东南,为自 关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汉书·武帝纪》:“﹝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萧关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传》:‘入 朝郍 萧关 ’, 萧关 在 安定 朝郍县 也。” 唐 卢照邻 《上之回》诗:“ 回中 道路险, 萧关 烽候多。”
(2).指 北宋 崇宁 四年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萧关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 唐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间收复,置 武州 治此,旋废。
(4).古县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 潘原县 (今 甘肃省 平凉市 东),仍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显德 中废。  ——《漢語大詞典》
赤雁 chì yàn
亦作“ 赤雁 ”。 赤色之雁,古代以为瑞鸟。《汉书·礼乐志》:“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赤鴈集,六纷员,殊翁杂,五采文。” 颜师古 注:“言六者,所获赤鴈之数也。纷员,多貌也。言西获象舆,东获赤鴈,祥瑞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鴈之嘉祥。” 唐 潘炎 《漳河赤鲤赋》:“虽云水物,宜紫鼉緑鼇之同身;是曰元符,亦赤雁丹鸟之可比。” 宋 苏轼 《赵德麟字说》:“ 汉 有一 汲黯 而 武帝 不能用,乃以白麟赤鴈为祥。”  ——《漢語大詞典》
哀 āi《國語辭典》

哀 [ āi ]

  1. 怜悯。《诗经·小雅·鸿鴈》:「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 悲伤。《楚辞·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3. 爱惜。《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汉·高诱·注:「哀,爱也。」
  4. 悼念。如:「默哀」。
  1. 悲痛忧伤的情绪。如:「节哀顺变」。
  1. 死了母亲的。参见「哀子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