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

杨巨源唐代〕《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

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好生本是君王德,
忍死何妨壮士心。曾贺截云翻栅远,仍闻劚冻下营深。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借春光绿林战尘花阴

天借
唐 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其二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骈字类编》
春光 chūn guāng
(1).春天的风光、景致。 南朝 宋 吴孜 《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宋 杨万里 《题广济圩》诗之三:“诗卷且留灯下看,轿中只好看春光。” 清 黄遵宪 《遣闷》诗:“花开花落掩关卧,负汝春光奈汝何。”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2).指岁月,青春。 唐 鲍溶 《秋思》诗之一:“ 燕国 有佳丽,蛾眉富春光。”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绣幕奇葩,春光正当十八。” 清 李渔 《意中缘·拒妁》:“只怕这有限的春光,顺风儿吹得过去,逆风儿吹不转来,那时节休懊悔也。”
(3).指消息(多指男女私情)。 清 洪升 《长生殿·絮阁》:“[内侍]启万岁爷, 杨娘娘 到了。[生作呆科]呀,这春光漏泄怎地开交?”
(4).形容和悦的面容。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二幕:“这时他忽然客气起来,满面春光,向臣让座。”  ——《漢語大詞典》
洗 xǐ/xiǎn《國語辭典》

洗 [ xǐ ]

  1. 以水或溶剂涤除污秽、污垢。如:「洗衣」、「洗碗」、「一贫如洗」。《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陈家老者,著两个僮仆,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2. 清除、洗雪。如:「洗罪」、「洗冤」。《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3. 杀、抢。如:「一帮抢匪把全村的人都洗了。」
  1. 古代用以盛水的盥洗器具,似今日的脸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洗 [ xiǎn ]

  1. 植物名。即大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夏季开淡绿色花,成聚繖花序。核果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为金红色。《尔雅·释木》:「洗,大枣。」
  2. 姓。如明代有洗光。
绿林 lù lín
(緑lù)指 新莽 末年的绿林军。 西汉 末年, 新市 人 王匡 、 王凤 等,组织 荆州 饥民起义,以 绿林山 (在今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北)为根据地,史称“緑林军”。以后绿林军分兵转移,称 下江 兵和 新市 兵,并与 平林 兵会合,声势大振。北攻 洛阳 ,西攻 长安 , 王莽 被杀死。事见《汉书·王莽传下》《后汉书·刘玄传》等。 汉 臧洪 《报陈琳书》:“昔 高祖 取 彭越 于 鉅野 , 光武 创基,兆于緑林,卒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夫以 圣公 身在微贱,已能结客报雠,避难緑林,名为豪杰。安有贵为人主,而反至於斯者乎?”后因以“緑林”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武装集团。 前蜀 韦庄 《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诗:“百口寄安沧海上,一身逃难緑林中。”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效款》:“须知你原属良民,怎凭依緑林。”《说唐》第十一回:“若説怕小弟们后无归着,是小覷我二人了,是説我二人要把緑林做终身的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真是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江湖特色,绿林风味。”  ——《漢語大詞典》
战尘(戰塵)zhàn chén
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湟 隔断异乡春。” 前蜀 韦庄 《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 上苑 , 九江 归路隔 东周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在满布战尘的道路上,我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走过的吗?”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花阴(花陰)huā yīn
为花丛遮蔽而不见日光之处。 唐 郑谷 《寄赠孙路处士》诗:“酒醒蘚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鷺跡多。” 元 张翥 《半村为傅处士赋》诗:“两岸花阴连第宅,一川草色散鸡豚。”《红楼梦》第七九回:“话説 宝玉 才祭完 晴雯 ,只听花阴中有个人声,倒吓了一跳。” 许地山 《缀网劳蛛》:“ 尚洁 陪她在花阴底下走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