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

杨巨源唐代〕《失题

何事慰朝夕,不逾诗酒情。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
礼乐新朝市,园林旧弟兄。向风一点泪,塞晚暮江平。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山河空道刀兵

山河 shān hé
(1).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 《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 《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空道 kōng dào
孔道;交通大道。《汉书·张骞传》:“ 楼兰 、 姑师 小国,当空道。” 颜师古 注:“空,即孔也。”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蕃 fán《國語辭典》

蕃 [ fán ]

  1. 茂盛。《说文解字·艸部》:「蕃,艸茂也。」《易经·坤卦·文言曰》:「天地变化,草木蕃。」
  2. 众多。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视驼所种树,或移徒,无不活;且硕茂蚤茂实以蕃。」通「繁」。
  1. 滋生、繁殖。《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唐·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夏余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2. 屏蔽、保障。《书经·微子之命》:「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通「藩」。

蕃 [ fān ]

  1. 旧时对外国或边境少数民族的称呼。如:「吐蕃」、「吐鲁蕃」。通「番」。
  1. 来自外国或外族的。如:「蕃茄」、「蕃薯」。通「番」。
汉 ( 漢 ) hàn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银~。云~。气冲霄~。
  3. 成年男人:~子。老~。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
  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1.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2.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1.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1.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1.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2.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1.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1.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1.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刀兵 dāo bīng
(1).泛指兵器。《史记·刺客列传》:“ 襄子 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 豫让 ,内持刀兵,曰:‘为 智伯 报仇。’”《后汉书·列女传·庞淯母》:“ 娥 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讎家。”
(2).指战事。 唐 杨巨源 《失题》诗:“山河空道路,蕃 汉 共刀兵。”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三折:“可将十五城与我为寿,免两国之刀兵。” 清 杜浚 《悲哉行赠余子生生》:“悲哉 余生 ,遭世之乱,不在于刀兵水火,而在于斯人之喜怒哀乐皆失其正而倒用其情。” 丁玲 《母亲》四:“刀兵也许有的。五姑妈,说不定那些话应验了,不是说要赶走 满清 么,要打也总往京里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