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眄 miǎn《國語辭典》
眄 [ miǎn ]
动- 斜视。《乐府诗集·卷三九·相和歌辞十四·古辞·艳歌行》:「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清。」
- 泛指望、看。唐·李冶〈感兴〉诗:「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名-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 姓。如漢代有云敞。
-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高羽 gāo yǔ
高飞的鸟。 南朝 齐 王融 《拟风赋》:“总高羽而萧瑟,韵珠露之参差。” ——《漢語大詞典》
翼 yì《國語辭典》
翼 [ yì ]
名- 翅膀。如:「蝉翼」、「鸟翼」。《易经·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战国策·楚策四》:「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
- 分布于左右两侧的军队。《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 船。《文选·张协·七命》:「尔乃浮三翼,戏中沚。」
- 地名。春秋时晋邑,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 姓。如汉代有翼奉。
- 辅助。《书经·益稷谟》:「予欲左右有民,汝翼。」《礼记·文王世子》:「保也者,慎 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 掩蔽、保护。《诗经·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恭谨。《诗经·小雅·六月》:「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 第二的、次的。《书经·武成》:「越翼日,癸巳。」通「翌」。
待贾(待賈)dài jiǎ
谓等待善价出售。详“ 待贾而沽 ”。 ——《漢語大詞典》
蕴 ( 藴 蘊 ) yùn
蕴 [ yùn ]
- ◎ 积聚,蓄藏,包含:~蓄。~藏。~结(郁结)。~~(多指暑气郁积)。~含。~涵(a.包含,蕴含;b.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条件关系,表现形式是“如果……则……”)。~藉(jiè)(a.宽和有涵容,如“然少~~,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亦作“温藉”、“酝藉”;b.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如“风流~~”)。
璠玙(璠璵)fán yú
(1).美玉名。《初学记》卷二七引《逸论语》:“璠璵, 鲁 之寳玉也。 孔子 曰:美哉璠璵,远而望之,焕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通嚭》:“远相投金帛礼仪,况纍纍数对璠璵,更纤纤一双花蕊。”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悲夫!天子之将崩,便房题凑璠璵玉匣之属,宿成於考工,无所吝讳,虽讳亦不得不豫。”
(2).泛指珠宝。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所画索歌》:“士女嬉游衣食足,丹青价重高璠璵。”参见“ 璵璠 ”。
(3).比喻美德贤才。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亮怀璠璵美,积久德愈宣。”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璵。”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登龙喜遂瞻 韩 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珠宝。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所画索歌》:“士女嬉游衣食足,丹青价重高璠璵。”参见“ 璵璠 ”。
(3).比喻美德贤才。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亮怀璠璵美,积久德愈宣。”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璵。”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登龙喜遂瞻 韩 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