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驯狎(馴狎)xùn xiá
(1).谓驯顺可亲近。《梁书·孝行传·韩怀明》:“有双白鹤巢其庐上,字乳驯狎,若家禽焉。”《旧唐书·褚旡量传》:“俄有羣鹿驯狎,不復侵害, 旡量 因此终身不食鹿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孙尔异驯虎》:“已而虎长,竟驯狎如家畜。”
(2).亲近。 唐 皇甫冉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诗:“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初虞世 和甫 ,名士善医,公卿争邀致,而性不可驯狎。” 章炳麟 《五无论》:“假令政权堕尽,则犬马异类,人犹驯狎而优容之,何有於人类。”
(3).谓赏玩抚弄。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中龟》:“门人 王守中 ,又欲刻碑以传,召匠者攻石,石中得一龟,日在几案间驯狎,如是百日。” ——《漢語大詞典》
(2).亲近。 唐 皇甫冉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诗:“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初虞世 和甫 ,名士善医,公卿争邀致,而性不可驯狎。” 章炳麟 《五无论》:“假令政权堕尽,则犬马异类,人犹驯狎而优容之,何有於人类。”
(3).谓赏玩抚弄。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中龟》:“门人 王守中 ,又欲刻碑以传,召匠者攻石,石中得一龟,日在几案间驯狎,如是百日。” ——《漢語大詞典》
经时(經時)jīng shí
历久。 汉 蔡邕 《述行赋》:“余有行于 京洛 兮,遘淫雨之经时。”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 唐 权德舆 《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 宋 家。”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十七:“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褵 lí
褵 [ lí ]
- ◎ 同“缡”。
褷 shī《國語辭典》
褷 [ shī ]
- 参见「[[离褷]]」条。
短 duǎn《國語辭典》
短 [ duǎn ]
形- 长的相反词:➊ 指距离或长度小。如:「短刀」、「短裙」。➋ 指时间少。如:「昼长夜短」。《书经·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➌ 指才气少。如:「短才」。《晋书·卷六二·刘琨传》:「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
- 过失、缺点。如:「护短」、「揭短」、「说长道短」、「截长补短」。
- 缺少。《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我这儿短了两只白皮箱。」
- 说别人坏话。《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 抢劫。《儒林外史·第四回》:「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翮 hé《國語辭典》
翮 [ hé ]
名- 鸟类羽毛中的硬梗。《说文解字·羽部》:「翮,羽茎也。」《周礼·地官·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之政。」
- 翅膀。如:「奋翮高飞」。
- 量词。古时用于羽毛。《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翮 [ gé ]
- (一)之又音。
存 cún《國語辭典》
存 [ cún ]
动- 省视、问候。《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明史·卷一·太祖本纪》:「罢诸军需,存恤贫无告者,民大悦。」
- 存在、生存。如:「共存」、「生死存亡」。唐·杜甫〈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寄放、储蓄。如:「寄存」、「存款」。
- 有、心怀。如:「存心不良」、「心存仁厚」、「你存什么心?」
- 保留、留下。如:「存疑」、「去伪存真」、「硕果仅存」。
- 停滞。《红楼梦·第二○回》:「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
- 思念。《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 姓。如宋代有存光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