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阙天威和雨露,

杨巨源唐代〕《送裴中丞出使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辞阙天威和雨露,
出关春色避风霜。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
宣谕生灵真重任,回轩应问石渠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辞阙天威和雨

辞阙(辭闕)cí quē
京官外放,赴任前朝见皇帝。 唐 杨巨源 《送裴中丞出使》诗:“辞闕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参见“辞见班。”  ——《漢語大詞典》
天威 tiān wēi
(1).上天的威严;上天的威怒。《书·君奭》:“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文选·张衡〈西京赋〉》:“礔礰激而增响,磅礚象乎天威。” 薛综 注:“磅礚,雷霆之音,象天之威怒。”
(2).指雷电。古人以其象征天之威怒,故称。 晋 潘岳 《狭室赋》:“若乃重阴晦冥,天威震曜。”
(3).帝王的威严;朝廷的声威。《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敢不下拜。”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二:“十二年来多战塲,天威已息阵堂堂。”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 清 黄遵宪 《台湾行》诗:“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
(4).犹言神威。《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布 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 孟获 ﹞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漢語大詞典》
和雨 hé yǔ
犹细雨。与骤雨相对。《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宋 范成大 《阴寒终日兀坐》诗:“腊浅得春全未煖,雪慳和雨最难晴。” 明 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诗:“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  ——《漢語大詞典》
露 lòu/lù《國語辭典》

露 [ lù ]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珠。《楚辞·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芳香可饮的酒或液体。如:「玫瑰露」、「果子露」。
  3. 姓。如汉代有露平。
  1. 表现、显现。如:「显露」、「表露」、「暴露」、「原形毕露」。

露 [ lòu ]

  1. 显现。如:「露出马脚」、「衣角外露」。
  2. 泄漏。如:「露了口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