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杨巨源唐代〕《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江声南巷海气东田

江声(江声)
唐 张乔 送友人及第归江南 秋期却闲坐,林下听江声。
唐 罗隐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骈字类编》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南巷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宋 苏舜钦 出京后舟中有作寄仲文韩二兄弟永叔欧阳九和叔杜二 前夕南巷堤,昨日东城舍。  ——《骈字类编》
海气(海氣)hǎi qì
(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
(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市蜃楼 ”。
(3).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东田(東田)dōng tián
(1). 秦 汉 对 陕 东六国田亩的总称。别于 商鞅 变法后的 秦 田。《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王制〉东田名制解义》:“谓之‘今东田’者, 汉文帝 时, 洛 滨以东, 河 北 燕 赵 及南方旧井地。 武帝 以后即无之。《史记·秦本纪》云:‘ 商鞅 开阡陌,东地渡 洛 。’言‘开阡陌’者,改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言‘东地渡 洛 ’,则尽 秦 地井田皆改,而六国仍以步百为亩;故谓之东田,对 秦 田言之也。”
(2). 南朝 齐 文惠太子 所建楼馆名。《南史·齐纪下·废帝郁林王纪》:“先是, 文惠太子 立楼馆於 钟山 下,号曰‘东田’,太子屡游幸之。”《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后上幸 豫章王 宅,还过太子 东田 ,见其弥亘华远,壮丽极目,於是大怒。”
(3).泛指农田。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九:“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穡。”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暂就北山招,转愜东田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