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映明河泛仙驭,

杨巨源唐代〕《月宫词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管弦回烛无限情。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河仙驭

稍 shāo/shào《國語辭典》

稍 [ shāo ]

  1. 略微。如:「请稍候」、「稍纵即逝」。
  2. 颇、甚。《文选·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3. 已经。唐·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诗二首之一:「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4. 正、方才。宋·陈师道〈寄晁无斁春怀〉诗:「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冰。」
  1. 俸禄。《仪礼·聘礼》:「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汉·郑玄·注:「稍,廪食也 。」
  2. 钱财、赌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来决赌何如?」
  3. 姓。如汉代有稍腾。

稍 [ ​shào ]

  1. (一)​之又音。
映 yìng《國語辭典》

映 [ yìng ]

  1. 照射。南朝宋·謝靈運〈夜發石關亭〉詩:「亭亭曉月映,泠泠朝露滴。」《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陳後主沈皇后傳》:「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2. 光線照在物體反射出來。如:「倒映」。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五:「狹石分花逕,長橋映水門。」宋·陸游〈東湖新竹〉詩:「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1. 日光、光影。南朝梁·任昉〈落日泛舟東谿〉詩:「交柯溪易陰,反景澄餘映。」
明河 míng hé
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漢語大詞典》
泛 fàn《國語辭典》

泛 [ fàn ]

  1. 漂浮。如:「泛舟」。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二十韵〉:「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2. 呈现、透著。如:「他脸上泛了一层红光。」、「那条水沟泛著一阵阵恶臭。」
  1. 不切实。如:「空泛」、「浮泛」。
  1. 广博、普遍。如:「广泛」。《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泛 [ fěng ]

  1. 覆。参见「泛驾 」条。
  2. 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3. 翻。《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迺恐,自起泛孝惠卮。」
仙驭(仙馭)xiān yù
(1).仙驾,指仙人骑的鹤。 唐 薛能 《答贾支使寄鹤》诗:“瑞羽奇姿踉蹌形,称为仙驭过青冥。”
(2).婉辞,古谓人死为驾鹤仙游,因称“仙驭”。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帐。”
(3).指皇帝车驾。 唐太宗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诗:“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