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尽归天竺偈,

羊士谔唐代〕《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身外尽归天竺偈,
腰间唯有会稽章。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
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身外天竺

身外 shēn wài
自身之外。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諛之説。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陆次云 《出门》诗:“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天竺 tiān zhú
(1). 印度 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后汉书·西域传·天竺》:“ 天竺国 一名 身毒 ,在 月氏 之东南数千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2).山峰名。亦为寺名。在 浙江 杭州市 灵隐山 飞来峰 之南。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山名 天竺 堆青黛,湖号 钱塘 写緑油。”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 。 上天竺寺 , 五代 后晋 天福 间建, 吴越 钱俶 改建号 天竺观音看经院 ; 中天竺寺 , 宋 太平兴国 元年 吴越王 建,号 崇寿院 ; 下天竺寺 , 隋 开皇 中就 晋 慧理 翻经院 改建。 唐 李白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 下天竺寺 。  ——《漢語大詞典》
偈 jì/jié《國語辭典》

偈 [ jié ]

  1. 疾驰。《广雅·释诂》:「偈,疾也。」《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文选·宋玉·高唐赋》:「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2. 勇武。《广韵·入声·薛韵》:「偈,武也。」汉·扬雄《太玄经·卷六·𫔵》:「辅其折,廅其缺,其人晖且偈。」

偈 [ jì ]

  1. 佛教文学的诗歌,无韵。音译相当于梵语gāthā的原文,义译为颂。每偈由四句构成。《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卢自秉烛,请别驾张日用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