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戴叔伦唐代〕《草堂一上人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地瘦黄独春来更深

地瘦(地瘦)
宋 王安石 草堂一上人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骈字类编》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黄独(黄獨)huáng dú
植物名。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脛。” 仇兆鳌 注:“又曰:黄独,状如芋子,肉白皮黄,蔓延生,叶似萝摩, 梁 汉 人蒸食之, 江 东谓之土芋。 陈藏器 《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鴟之类。 蔡梦弼 引别注云:黄独,岁飢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其説是也。” 宋 范成大 《古风送南卿》:“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戞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可怜老饕穷,何处得新蔌。每行林壑间,輒思劚黄独。”  ——《漢語大詞典》
春来(春来)
唐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唐 王涯 宫词三十首 其二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唐 杜牧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
唐 李山甫 柳十首 其一 春来不忍登楼望,万架金丝著地娇。
唐 白居易 忆江南 其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骈字类编》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更深 gēng shēn
夜深。 唐 杜甫 《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是岁二月十八之夕, 素娥 復至,时已更深,生与妇俱已寝。” 夏衍 《长途》:“在旅店里谈到更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