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

潘孟阳唐代〕《元日和布泽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
北阙祥云迥,东方嘉气繁。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自惭同草木,无以答乾坤。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至德生成

至德 zhì dé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漢語大詞典》
生成 shēng chéng
(1).养育。《晋书·应詹传》:“﹝ 韦泓 ﹞既受 詹 生成之惠, 詹 卒,遂製朋友之服,哭止宿草。” 金 元好问 《太夫人五七青词》:“恩重託身,生成之义等;礼名犹子,嗣续之道存。”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奏为陈情乞恩休致事》:“伏望陛下垂天地生成之仁,推家人父子之爱,特降俞音,许令退休。”
(2).长成。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宋 范仲淹 《水车赋》:“假一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夫生成百穀以粒民,孰非天地之功。”
(3).指生物。亦泛指物品。 唐 杜甫 《早行》诗:“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唐 杜甫 《枯棕》诗:“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生成,谓物。”
(4).指人民。 唐 元稹 《贺诛吴元济表》:“﹝陛下﹞威动区宇,道光祖宗,凡在生成,孰不懽忭?”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修 神农 之播植,垂 尧 舜 之衣裳。凡在生成,孰不庆幸?”
(5).自然形成;生就。《水浒传》第一○五回:“那山四面,都是生成的石室,如房屋一般,因此叫做 房山 。”《红楼梦》第二九回:“原来 寳玉 自幼生成来的有一种下流痴病。” 邹韬奋 《经历》十三:“只是好像生成了一副这样的性格,遇着当前的实际环境,常得就应该这样做。”
(6).保全性命。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谢以生成之恩,照浊水泥之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苏小小考》:“倅遂呼 小小 出,詰之曰:‘於潜官绢,汝诱商人一百疋,何以偿之?’ 小小 回覆:‘此亡姐 盼奴 之事,乞赐周旋,非惟 小小 感生成之恩, 盼奴 在泉下亦不忘也。’”
(7).必定。《天雨花》第二一回:“请姑爷过去坐床……这是规矩,生成要坐坐的。”  ——《漢語大詞典》
泰 tài《國語辭典》

泰 [ tài ]

  1. 順適如意、命運亨通。如:「泰運」。
  2. 舒適、安樂。如:「福體康泰」、「國泰民安」。
  3. 奢侈。如:「驕泰」、「奢泰」。
  4. 暢通。如:「天地交泰」。
  5. 極。如:「泰西」。
  1. 甚。如:「泰過」。通「太」。
  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為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
  2. 泰國的簡稱。
咸 ( 鹹 ) xián《國語辭典》

咸 [ xián ]

  1. 都、皆、全。如:「老少咸宜」。《書經·舜典》:「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之二:「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1. 普及、遍及。《國語·魯語》:「小賜不咸,獨恭不優。」
  2. 和睦。《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兌(☶)​上。表示山澤相感應之象。
  2. 姓。如漢代有咸宣。
欢 ( 歡 ) huān
欢 [ huān ]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照 zhào《國語辭典》

照 [ zhào ]

  1. 映射。如:「照耀」、「阳光照在窗户上。」
  2. 投映。如:「照镜子」。
  3. 比拟、依据。如:「仿照」、「照猫画虎」、「比照办理」、「照本宣科」。
  4. 比对、核对。如:「对照」。
  5. 通知。如:「照会」、「关照」。
  6. 向著、对著。如:「照头一棍」、「照著敌人开枪」。
  7. 看、顾。如:「照顾」、「照应」、「照料」。
  8. 知晓。如:「心照不宣」。《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
  9. 摄取影像。如:「照相」、「这张像片是新照的。」
  1. 日光。如:「夕照」、「残照」。
  2. 像片。如:「近照」、「玉照」。
  3. 凭证。如:「执照」、「护照」。《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申公道:『钱却有,何以为照?』」
育 yù《國語辭典》

育 [ yù ]

  1. 生育。如:「生兒育女」。《易經·漸卦·九三》:「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後漢書·卷四四·張禹傳》:「鄧太后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內。」
  2. 成長。《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文選·潘岳·秋興賦》:「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3. 撫養、培養。如:「養育」、「教育」、「育幼院」。《易經·蒙卦·彖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詩經·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1. 姓。如上古時代有育唐。
恩 ēn《國語辭典》

恩 [ ēn ]

  1. 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帮助。如:「感恩」、「大恩大德」。
  2. 情爱。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记盒钗初赐,种下这恩深厚。」
  1. 有德泽的。如:「恩师」、「救命恩人」。
  2. 国家有特殊庆典而特别举办的。如:「恩诏」、「恩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