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收功 shōu gōng
(1).取得成功。《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 鲁 ,实难。” 宋 曾巩 《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
(2).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漢語大詞典》
(2).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骠卫(驃衛)biāo wèi
汉 骠骑将军 霍去病 与大将军 卫青 的并称。《文选·扬雄〈长杨赋〉》:“於是 圣武 勃怒,爰整其旅。廼命 驃 卫 ,汾沄沸渭,云合电发。”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驃 ,驃骑 霍去病 也。 卫 , 卫青 也。” ——《漢語大詞典》
致 ( 緻 ) zhì《國語辭典》
致 [ zhì ]
动- 给予。《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 达到。《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 传达、表示。《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仗节统事,州邵莫不奉牋致敬。」
- 招引、延揽。《易经·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汉书·卷三九·萧何传》:「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 归还、退回。《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 尽心、尽力。《论语·子张》:「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推极、穷究。《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 旨趣、意态。《魏书·卷九三·恩幸传·茹皓传》:「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 事物的道理。《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
埋 mái/mán《國語辭典》
埋 [ mái ]
动- 葬。如:「活埋」、「埋葬」。《文选·鲍照·芜城赋》:「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清·袁枚〈祭妹文〉:「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 藏起来使不明显。如:「埋藏」、「埋伏」、「埋没」、「埋名」。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词:「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埋 [ mán ]
- 参见「埋怨 」条。
迈 ( 邁 ) mài
迈 [ mài ]
-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
- 老:老~。年~。
- 远行:远~。
- 豪放:豪~。
-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
-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现在也把千米(公里)说成迈。
黄虞 huáng yú
黄帝 、 虞舜 的合称。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愚生三季后,慨然念 黄 虞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若夫君子拟人必於其伦,而 崔瑗 之誄 李公 ,比行於 黄 虞 ; 向秀 之赋 嵇生 ,方罪於 李斯 。”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 黄 虞 日已远,奰怒寻干戈。” 顾余 《咏古》:“符命纷纷岂自诬,假皇家世忆 黄 虞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