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

权德舆唐代〕《哭刘四尚书(勒于碑阴)

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才华推独步,声气幸相亲。
理析寰中妙,儒为席上珍。笑言成月旦,风韵挹天真。
丹地膺推择,青油寄抚循。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命赐龙泉追荣密印

命赐(命賜)mìng cì
谓君主赏赐;君命所赐。《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爱敬飭尽,命赐备厚。” 汉 班固 《典引》:“乘其命赐彤弧黄鉞之威,用讨 韦 、 顾 、 黎 、 崇 之不恪。” 唐 杨炯 《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该备宠荣,兼包命赐。”  ——《漢語大詞典》
龙泉(龍泉)lóng quán
(1).宝剑名。即龙渊。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棠谿鱼肠之属,龙泉太阿之辈,其本鋌山中之恒铁也。”
(2).泛指剑。 唐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寧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王琦 注:“龙泉即龙渊也, 唐 人避 高祖 讳,改称龙渊曰龙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宋玉叔 《〈述哀〉题后》诗:“我有父兄千载恨,对君霑血拂龙泉。”
(3).喻行事果断。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龙泉独断,龟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万户。” 唐 常衮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壶之清澄,兼龙泉之断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灵法师葬》诗:“ 龙泉 今日掩,石洞即时封。” 倪璠 注:“《法苑》云: 庐山 西有 龙泉精舍 , 慧远 沙门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门。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来从 许 下,月旦出於龙泉;言入 蜀 中,星文见於牛斗。” 唐 贾岛 《送僧归太白山》诗:“夜禪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6).喷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阳岫照鸞采,阴谿喷龙泉。”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1.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1.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2.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3.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4.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5. 剧烈的。如:「重病」。
  6.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1.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尊敬。如:「尊重」、「敬重」。
  3. 偏好。如:「重色轻友」。
  4.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1.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1.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1.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1.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追荣(追榮)zhuī róng
为死者追加恩荣。《北齐书·杨愔传》:“追荣之盛,古今未之有也。” 唐 元稹 《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诰》:“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明太祖 《祖永嘉郡公诰》:“今朕褒赏功臣,焕扬礼典,追荣颁宠,爵及先世。”  ——《漢語大詞典》
密印 mì yìn
(1).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蝉, 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按,“蜜印”古籍多讹为“密印”。
(2).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证佛果。《大日经·密印品》:“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语,应知皆是真言。”
(3).佛教禅宗指 达摩 西来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为“教外别传”,故称“密”。 清 龚自珍 《最录天台传佛心印记》:“其曰传佛心印何也? 达摩 之东,此方人争言西土二十八祖佩佛密印……且曰:‘佛果有密印歟?教外果有别传歟?’”  ——《漢語大詞典》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