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绝粒 jué lì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 唐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知余絶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云笈七籤》卷二三:“服吸朝液,悬粮絶粒。” 明 高启 《煮石山房记》:“后世神仙之説兴,方士始导人以絶粒之术。”
2.绝食。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清 顾炎武 《与叶訒庵书》:“国亡絶粒,以女子而蹈 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一日竟是絶粒,粥也不喝,懨懨一息,垂毙殆尽。”
3.断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 铜山 之丰。”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絶粒,君发常平粟賑之。” ——《漢語大詞典》
2.绝食。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清 顾炎武 《与叶訒庵书》:“国亡絶粒,以女子而蹈 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一日竟是絶粒,粥也不喝,懨懨一息,垂毙殆尽。”
3.断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 铜山 之丰。”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絶粒,君发常平粟賑之。” ——《漢語大詞典》
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動-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名-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楚囚 chǔ qiú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 观於军府,见 钟仪 。问之曰:‘南冠而縶者,谁也?’有司对曰:‘ 郑 人所献 楚 囚也。’”本指被俘的 楚国 人。后借指处境窘迫无计可施者。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九族分离作 楚 囚,深溪寂寞絃苦幽,草木悲感声颼颼。”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堪笑流离一 楚 囚,萧萧空自佩 吴 鉤。” 清 孙枝蔚 《金山》诗:“此间风物异,无那客心愁。身世殊 张祐 ,歌吟类 楚 囚。” ——《漢語大詞典》
丹衷 dān zhōng
赤诚之心。 南朝 梁 沈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敢誓丹衷,庶符皎日。”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明 钱澄之 《孤萤篇》:“祗今寂寞自明灭,耿耿丹衷应有血。”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白髮在堂,奚忍毁巢破卵;丹衷未泯,寧甘屈节事人?”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照耀(照燿,炤耀)zhào yào
亦作“ 照燿 ”。亦作“ 照曜 ”。强烈的光线映射。《尸子》卷上:“五色照曜,乘土而王。”《淮南子·本经训》:“焜昱错眩,照燿煇煌。”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臺。” 宋 刘子翚 《渡淮》诗:“皎皎初日光,照耀草木新。” 刘白羽 《火炬映红长江》:“各色霓虹灯、照明灯照耀着游行行列中飘扬的红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