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缭垣(繚垣)liáo yuán
围墙。 汉 张衡 《西京赋》:“繚垣緜联,四百餘里。”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驪山 华清宫 ,毁废已久,今所存者唯繚垣耳。” 清 曹寅 《和些山咏东轩竹见寄》之二:“ 吴 竹 冬郎 手自栽,繚垣周胠网莓苔。” ——《漢語大詞典》
复道(複道)fù dào
(1).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復,通“ 复 ”。《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復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 雒阳 南宫,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復,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復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 ,殿屋復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 ,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2).指水陆两路。復,通“ 复 ”。 唐 皇甫冉 《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 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南临 渭 ,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 杜甫 《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漢語大詞典》
(2).指水陆两路。復,通“ 复 ”。 唐 皇甫冉 《送顾萇往新安》诗:“由来山水客,復道向 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南临 渭 ,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 杜甫 《夔州歌》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迴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 ——《漢語大詞典》
上层(上層)shàng céng
(1).层状物的上面一层。多指建筑物。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鐲。”《北史·崔弘度传》:“尝与 训 ( 宇文训 )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唐 齐己 《暮游岳麓寺》诗:“寺楼高出碧崖稜,城里谁知在上层。” 元 王逢 《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浮屠上层龙所宫,宝盘紺碧莲花同。”
(2).指社会成员中地位高的那一部分人。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第三节:“ 元朝 统治阶级最上层,宫廷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深化激化了。”
(3).指组织机构中的上一级组织。例如:精简上层,加强下层。 ——《漢語大詞典》
(2).指社会成员中地位高的那一部分人。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第三节:“ 元朝 统治阶级最上层,宫廷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深化激化了。”
(3).指组织机构中的上一级组织。例如:精简上层,加强下层。 ——《漢語大詞典》
霄 xiāo《國語辭典》
霄 [ xiāo ]
名- 天空。如:「响彻云霄」、「九霄云外」。《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广霄何寥廓,大暮安可晨。」宋·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词:「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
- 云、高空云气。《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唐·高适〈同群公秋登琴台〉诗:「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
- 夜、晚间。《左传·襄公十年》:「(郑子矫)霄涉颍与楚人盟。」晋·杜预·注:「夜渡畏晋知之。」《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有昼盲,有霄见。」通「宵」。
- 姓。如战国时代有霄略。
十月 shí yuè
(1).一年中的第十月。《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蘀。”《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 七年, 长乐宫 成,诚侯羣臣皆朝十月。” 司马贞 索隐:“案:诸书并云十月为岁首。”
(2).十个月。《庄子·天运》:“ 舜 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淮南子·精神训》:“九月而躁,十月而坐,形体以成,五藏乃形。” ——《漢語大詞典》
(2).十个月。《庄子·天运》:“ 舜 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淮南子·精神训》:“九月而躁,十月而坐,形体以成,五藏乃形。” ——《漢語大詞典》
离宫(離宫)lí gōng
(1).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孝惠帝 曾春出游离宫。”《汉书·贾山传》:“ 秦 非徒如此也,起 咸阳 而西至 雍 ,离宫三百,鐘鼓帷帐,不移而具。” 颜师古 注:“凡言离宫者,皆谓於别处置之,非常所居也。” 唐 温庭筠 《华清宫和杜舍人》:“五十年天子,离宫旧粉墙。” 明 孙柚 《琴心记·赉金买赋》:“何地承君愁,望离宫只自吁。”
(2).指太子居住的宫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离宫收杞梓,华屋富徐陈。” 张铣 注:“离宫华屋皆太子宫舘也。”
(3).指南天,南方。 五代 齐己 《苦热行》:“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西游记》第三五回:“那魔……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搧将下来。”参见“ 离南 ”。
(4).借指火红色。 五代 齐己 《石竹花》诗:“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蘚自稟离宫色。”
(5).星名。《晋书·天文志》:“离宫六星。” 唐 杨炯 《浑天赋》:“华盖巖巖,俯临於帝座;离宫奕奕,旁絶於天津。”《宋史·天文志三》:“离宫六星,两两相对为一坐,夹附室宿上星,天子之别宫也。” ——《漢語大詞典》
(2).指太子居住的宫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离宫收杞梓,华屋富徐陈。” 张铣 注:“离宫华屋皆太子宫舘也。”
(3).指南天,南方。 五代 齐己 《苦热行》:“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西游记》第三五回:“那魔……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搧将下来。”参见“ 离南 ”。
(4).借指火红色。 五代 齐己 《石竹花》诗:“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蘚自稟离宫色。”
(5).星名。《晋书·天文志》:“离宫六星。” 唐 杨炯 《浑天赋》:“华盖巖巖,俯临於帝座;离宫奕奕,旁絶於天津。”《宋史·天文志三》:“离宫六星,两两相对为一坐,夹附室宿上星,天子之别宫也。” ——《漢語大詞典》
万国(萬國)wàn guó
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 ——《漢語大詞典》
朝 zhāo/cháo《國語辭典》
朝 [ zhāo ]
名- 早晨。如:「春朝」。《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 日、天。如:「有朝一日」、「成功在今朝」。《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 有活力的。如:「朝氣蓬勃」。
朝 [ cháo ]
動- 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
- 參拜神明。如:「朝聖」、「朝山」。《花月痕·第三回》:「前年三月初三夜,忽來與我作別,說要去南海朝觀音。」
- 對、向。如:「朝東」、「朝前」。
- 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如:「朝廷」。《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
- 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如:「漢朝」、「唐朝」、「崇禎朝」。
-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