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

权德舆唐代〕《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息驾幸兹地,怀哉悚精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神武不杀介夫搢绅

神武 shén wǔ
(1).原谓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孔颖达 疏:“夫《易》道深远,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故古之聪明叡知神武之君,谓 伏牺 等用此《易》道能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后沿用为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汉书·叙传下》:“皇矣 汉祖 ,纂 尧 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宋书·武帝纪上》:“若 刘公 自率众至 豫章 ,遣鋭师过 岭 ,虽復将军神武,恐必不能当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清 姚鼐 《雄县咏周世宗》:“五朝庶见真神武,再世何难嗣守文。”
(2). 唐 时北衙军所属禁军名。《新唐书·兵志》:“自 肃宗 以后,北军增置威虎、长兴等军,名类颇多而废置不一。唯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神威最盛,总曰左右十军矣。”
(3).即 神武门 。 南朝 建康 皇宫西首门名。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不为蓴鱸笠泽,便挂衣冠 神武 。”参见“ 神武门 ”。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不杀(不殺)bù shā
(1).不断其命。《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 杨士勋 疏:“虽盟而不歃血谓之不杀。”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武,则雷厉风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不杀穷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满了佃户 劳金 的红血。”
(2).不尽。《醉醒石》第三回:“ 汤家 父母听得这话,喜欢不杀道:‘如此听凭 冯亲家 那边,择个日子便了。’”
不减;不衰。《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 何休 注:“杀,省也。”《文选·扬雄〈长杨赋〉》:“意者以为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 李善 注引 郑玄 《周礼》注:“杀,减也。” 晋 张华 《女史箴》:“法含弘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  ——《漢語大詞典》
介夫 jiè fū
(1).披甲的卫士。《礼记·檀弓下》:“ 阳门 之介夫死,司城 子罕 入而哭之,哀。” 郑玄 注:“介夫,甲卫士。” 唐 权德舆 《细柳驿》诗:“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
(2).泛指凡夫俗子。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石土埭》:“然观其诗句,脱去畛封,有超然自得之气,非寻常介夫所能作也。”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搢绅(搢紳)jìn shēn
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於绅带之间,若带剑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东方。”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学者尤盛,冠带搢绅,游雍而观化者,以亿万计。” 唐 权德舆 《知非》诗:“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内务府大员》:“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不许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许与搢绅为伍。”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