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此时(此時)cǐ shí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漢語大詞典》
对局(對局)duì jú
(1).下棋或博戏。《北史·魏收传》:“﹝ 魏子建 ﹞颇为弈棋,时人谓为耽好……及一临边事,凡经五年,未曾对局。”《旧五代史·晋书·郑云叟传》:“好棋塞之戏,遇同侣则以昼继夜,虽寒风大雪,临檐对局,手足皸裂,亦无倦焉。”
(2).指下棋或博戏的对方。《太平广记》卷二九八引《广异记·赵州参军妻》:“ 三郎 在堂前,与他少年双陆……闻款门云:‘是直符使者,都使令取 卢 家妇人。’对局劝之,不听。对局曰:‘非独累君,当祸及我。’” ——《漢語大詞典》
(2).指下棋或博戏的对方。《太平广记》卷二九八引《广异记·赵州参军妻》:“ 三郎 在堂前,与他少年双陆……闻款门云:‘是直符使者,都使令取 卢 家妇人。’对局劝之,不听。对局曰:‘非独累君,当祸及我。’” ——《漢語大詞典》
空相 kōng xiāng
(1).佛教语。假象;幻象。《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 金 王若虚 《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 苏曼殊 《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2).指真空的本体。《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
(3).复姓。 商 后有 空相氏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
(2).指真空的本体。《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
(3).复姓。 商 后有 空相氏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博进(博進)bó jìn
赌博所用的钱。《汉书·游侠传·陈遵》:“祖父 遂 , 宣帝 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弈,数负进。及 宣帝 即位,用 遂 ,稍迁至 太原 太守,乃赐以璽书曰:‘制詔 太原 太守,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 颜师古 注:“进者,会礼之财也,谓博所赌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未几女之银钱渐以供博进,不敷挥霍,则饰服亦质长生库中。”按,《汉书·高帝纪》“ 萧何 为主吏、主进” 颜师古 注:“进者,会礼之财也。字本作贐,音皆同耳。故字假借,故转而为进。”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乐输(乐输)
唐 权德舆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此时对局空相忆,博进何人更乐输。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