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白银(白銀)bái yín
即银。金属的一种。古代也用作通货。《南史·徐陵传》:“府库空虚,赏赐悬乏,白银难得,黄札易营。” 唐 綦毋诚 《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诗:“白银双闕恋,青竹一龙骑。”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奉圣人的命,着老夫到中书省召集公卿商议,差两员清廉的官,直至 陈州 ,开仓糶米,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 吴晗 《灯下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在 明 代以前,白银已部分使用。” ——《漢語大詞典》
双阙(雙闕)shuāng quē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漢語大詞典》
恋 ( 戀 ) liàn
恋 [ liàn ]
- 想念不忘,不忍舍弃,不想分开:留~。眷~。~~不舍。
- 恋爱:初~。失~。婚~。~人。
- 姓。
青竹 qīng zhú
(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杨女 谢生 《联句》:“珠帘半牀月,青竹满林风。”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漢語大詞典》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漢語大詞典》
一龙(一龍)yī lóng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寧为龙尾。”后用作典实。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 淄澠 竟谁知, 管华 称一龙。” ——《漢語大詞典》
骑 ( 騎 ) qí
骑 [ qí ]
-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 兼跨两边:~缝盖章。
-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坐~。
-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铁~。车~。
-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千乘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