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惟有 wéi yǒu
只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 会稽 盛孝章 尚存。” 宋 苏轼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那 刘省帅 向来最恨的是吃鸦片烟,这是那一班中兴名将公共的脾气,惟有他恨的最利害。” ——《漢語大詞典》
侧 ( 側 ) cè/zè/zhāi
侧 [ cè ]
- 旁:~面。~影。~门。~室。~翼。~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
- 斜着:~重(zhòng )(偏重)。~射。~卧。~枝。~芽。辗转反~。
- 卑陋:~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
- ◎ 同“仄”。
- 〔~歪〕倾斜,如“你看那人~~着走”。
轮 ( 輪 ) lún
轮 [ lún ]
-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子。车~。~胎。
-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儿。
- 指“轮船”:江~。拖~。
- 像车轮的:日~。月~(指圆月)。年~。
- 依次更替:~班。~训。~休。~作。
- 转动:间或一~。
- 量词:一~红日。头~影院。他比我大一~。
车上(车上)
礼记曲礼车上不广欬不妄指矣家语孔子语子张曰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 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上矣也晋语车上水下必伯注车震也水坎也车动而上威 水动而下顺也有威而众从故必伯也水战国策昔者智氏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 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耳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参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元朔中睢阳人类犴反者人有辱其父而与淮阳太守客出同车太守客出下车类犴反杀其仇于车上而去 吴志太史慈传慈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 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御之暮则共宿车上 庄子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不吕览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 胜骥矣居于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 淮南子人与骥逐走则不胜骥托于车上则骥不能胜人于南唐近事史虚白晚节放达好乘双犊板辕挂酒壶 车上山童总角负瓢以随往来庐阜间任意所适 ——《骈字类编》
铎 ( 鐸 ) duó
铎 [ duó ]
- ◎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铃~。~舞。
耳 ěr《國語辭典》
耳 [ ěr ]
名- 人及动物的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可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凡器物两旁附有以便于提携的把手均称为「耳」。《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
- 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 姓。如明代有耳元明。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闻、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
- 位于句末,表决定的意思。相当于「矣」、「了」。《史记·卷一一○·匈奴传》:「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 位于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当于「而已」、「罢了」。《论语·阳货》:「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 「邊 」的異體字。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 两端的距离:~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 生长,成长:~疮。
- 增加:~知识。
-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动-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叫 jiào《國語辭典》
叫 [ jiào ]
动- 呼喊。如:「大呼小叫」、「拍手叫好」、「吼叫」、「鬼叫」。《诗经·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 鸣。如:「鸡叫」、「鸟叫」、「猫叫」。
- 称做、称为。如:「你叫什么名字?」、「杜鹃鸟也叫子规。」《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这等看将起来,那八十岁上还是他初束发,刚顶冠,做新郎,应童子试的时候,叫不得老年。」
- 召唤、呼唤,多含命令口气。如:「叫他明天来!」、「先生叫你。」
- 雇用、点购。如:「叫车」、「叫菜」。
- 使、让、令。如:「他天天咬耳朵传话,真叫人讨厌!」
- 被、受。如:「他的文章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
东东(東東)dōng dōng
象声词。《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科举时代之苦况》:“恭贺先生命运通,饯行侑酒鼓东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