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仲月 zhòng yuè
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唐 钱起 《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霽春雨,香风生药田。”《新唐书·礼乐志四》:“礼不祭墓, 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卤簿衣冠巡陵。” 宋 陆游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 明 何景明 《甘露颂》:“皇嗣元载,仲月维冬。”《清史稿·高宗本纪》:“丙午,举行经筵。自是每季仲月举行一次,岁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 掌管,主持:~家。~权。~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 应该:应~。理~。老~益壮。
- 抵敌:万夫不~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 顶端,头:瓦~。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合宜:恰~。适~。妥~。
-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 吃亏,受骗:上~。
-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南吕 nán lǚ
(1).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吕氏春秋·音律》:“太簇生南吕。”参见“ 十二律 ”。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 注:“南吕,八月也。” ——《漢語大詞典》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 注:“南吕,八月也。” ——《漢語大詞典》
晨装(晨裝)chén zhuāng
清晨整治行装。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唐 刘长卿 《送顾长》诗:“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 唐 韦应物 《酬元伟过洛阳夜燕》诗:“晨装復当行,寥落星已稀。” ——《漢語大詞典》
拜 bài《國語辭典》
拜 [ bài ]
動- 一種禮節行為:➊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➋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吃素」。
- 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語法。如:「回拜」、「拜見」。
- 引申為祝賀的意思。如:「拜壽」。
- 任官、授職。《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 姓。如宋代有拜瑚。
- 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byte)。如:「在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穀 gǔ《國語辭典》
穀 [ gǔ ]
名- 糧食作物的總稱。如:「百穀」、「五穀」。《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唐·顏仁郁〈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 俸祿。《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漢·毛亨·傳:「戩,福也。穀,祿也。」《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
- 姓。如漢代有穀思。
- 養育。《戰國策·齊策六》:「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三國魏·曹植〈賞罰令〉:「穀千駑馬,不如養一驥。」
- 生存、生長。《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發昔夢於木禾兮,穀崑崙之高岡。」
- 美善的。《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管子·禁藏》:「氣情不營,則耳目穀,衣食足。」
林 lín《國語辭典》
林 [ lín ]
名-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 众多。如:「工厂林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