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奉 fèng《國語辭典》
奉 [ fèng ]
动- 拱捧。《左传·成公二年》:「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 进献。如:「奉献」。《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
- 敬受。如:「奉命」、「奉谕」。
- 推崇、拥戴。如:「奉为圭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奉婴为主。」
- 信仰、遵循。如:「信奉」。《左传·哀公六年》:「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
- 讨好、巴结。如:「奉承」。宋·无名氏《梅妃传》:「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
- 供养、侍候。如:「奉养」、「侍奉」、「奉亲」。
- 祭祀。如:「供奉」。《北史·卷二○·穆崇传》:「道武异之,命崇立祀,子孙世奉焉。」唐·高郢〈再上谏造章敬寺书〉:「陛下奉先思孝,兴福除祸。」
- 官员的薪资。《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同「俸 」。
- 姓。如汉代有奉挥。
- 自己的言行与他人有关时的敬词。如:「奉劝」、「奉陪」、「奉送启程」。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恩 ēn《國語辭典》
恩 [ ēn ]
名- 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帮助。如:「感恩」、「大恩大德」。
- 情爱。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记盒钗初赐,种下这恩深厚。」
- 有德泽的。如:「恩师」、「救命恩人」。
- 国家有特殊庆典而特别举办的。如:「恩诏」、「恩科」。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谒 ( 謁 ) yè
谒 [ yè ]
- 拜见:~见。拜~。进~。
-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 请求:~归。~医。
-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 掌管晋见的近待。
帝 dì《國語辭典》
帝 [ dì ]
名- 天子、君主。如:「称帝」、「先帝」、「三皇五帝」。《战国策·赵策三》:「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
- 天神,宇宙的主宰。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左传·僖公十年》:「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
- 泛指其他尊贵的神。《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
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動-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名-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新诗(新詩)xīn shī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
丽 ( 麗 ) lì/lí
丽 [ lì ]
- 好看,漂亮:美~。秀~。明~。绚~。富~。~质(女子美好的品貌)。风和日~。
- 附着:附~。
- 〔高~〕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 同“罹”,遭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