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声惭北部,仁化乐南薰。
窦牟〔唐代〕《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
洛阳归老日,此县忽为君。白发兄仍见,丹诚帝岂闻。
九衢横逝水,二室散浮云。屈指豪家尽,伤心要地分。
禁中周几鼎,源上汉诸坟。貔虎今无半,狐狸宿有群。
威声惭北部,仁化乐南薰。野檗饥来食,天香静处焚。
壮年唯喜酒,幼学便诃文。及尔空衰暮,离忧讵可闻。
九衢横逝水,二室散浮云。屈指豪家尽,伤心要地分。
禁中周几鼎,源上汉诸坟。貔虎今无半,狐狸宿有群。
威声惭北部,仁化乐南薰。野檗饥来食,天香静处焚。
壮年唯喜酒,幼学便诃文。及尔空衰暮,离忧讵可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威声(威聲)wēi shēng
威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紫庭既穆,威声爰振。”《周书·齐炀王宪传》:“ 齐 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昔者 李抱真 用之,一举破 朱滔 ,再举蹙 田悦 。训养十万,威声殷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关 、 张 、 赵云 ,威声素著,故得迎刃而解。” ——《漢語大詞典》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北部 běi bù
(1).泛指一国一地的北方地区。 孙岱毅 《自然的美,美的自然》:“ 黄师寨 位于林场北部,因山极象一头威猛的雄狮而得名。”如:我国北部; 河北 北部。
(2).谓 汉 时 北匈奴 所居之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三万餘人来归南单于,南单于復遣使诣闕,奉藩称臣。”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 申胡子 ,朔客之苍头也。朔客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庙 ,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 王琦 注:“北部,谓 北匈奴 所居之地,其名始见于 汉 时。”
(3).《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 洛阳 北部尉。”后因以借指令尉。《南史·齐纪上》:“少府 萧惠开 雅有知人鉴,谓人曰:‘昔 魏武 为 洛阳 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 萧建康 ,但当过之耳。’”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北部初高选,东牀早见招。” 仇兆鳌 注:“北部高选,如剑跃蛟龙, 抡 盖令尉起家。” ——《漢語大詞典》
(2).谓 汉 时 北匈奴 所居之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北部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三万餘人来归南单于,南单于復遣使诣闕,奉藩称臣。”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 申胡子 ,朔客之苍头也。朔客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庙 ,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 王琦 注:“北部,谓 北匈奴 所居之地,其名始见于 汉 时。”
(3).《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 洛阳 北部尉。”后因以借指令尉。《南史·齐纪上》:“少府 萧惠开 雅有知人鉴,谓人曰:‘昔 魏武 为 洛阳 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 萧建康 ,但当过之耳。’”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北部初高选,东牀早见招。” 仇兆鳌 注:“北部高选,如剑跃蛟龙, 抡 盖令尉起家。” ——《漢語大詞典》
仁化 rén huà
仁慈的教化。 三国 魏 曹植 《登台赋》:“扬仁化於宇内兮,尽肃恭於上京。”《后汉书·爰延传》:“后令 史昭 以为乡嗇夫,仁化大行。”《南史·庾黔娄传》:“先是县境多猛兽暴, 黔娄 至,猛兽皆度往 临沮 界,时以为仁化所感。”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如此则大益仁化,无亏国风。” ——《漢語大詞典》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了。
-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 姓。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嵩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嵩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