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权德舆唐代〕《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良牧闲无事,层台思眇然。六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
洗嫧讴谣合,开襟眺听偏。秋光连大卤,霁景下新田。
叶落径庭树,人归曲沃烟。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经术推多识,卿曹亦累迁。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
接部青丝骑,裁诗白露天。知音愧相访,商洛正闲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武符美化访疑年

武符 wǔ fú
即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唐 人避 唐 高祖 之祖 李虎 讳改。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天子宠兮为崇荣,赠我武符兮赐我专城。”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 武皇 曾不逗挠於其衷,亟发武符,按言诛之。”  ——《漢語大詞典》
颁 ( 頒 ) bān
颁 [ bān ]
  1. 发下:~发。~布。~赏。~示。~行。
  2. 古同“”、“”,头发花白。
美化 měi huà
(1).美好的教化。《诗·周南·汉广序》:“ 文王 之道,被於南国,美化行於 江 汉 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南史·宋纪上·武帝》:“淳风美化,盈塞区宇。”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宋史·乐志三》:“致安上治民之至德,著移风易俗之美化。”
(2).加以装饰或点缀使之美观。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花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得其宜,是曰美化。” 柳杞 《好年胜景》:“我们曾谈论过,应该栽点果木,又生产果实,又美化村庄。”
(3).将丑的说成美的。如:美化帝国主义。  ——《漢語大詞典》
亥 hài《國語辭典》

亥 [ hài ]

  1. 地支的第十二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3. 排列次序用字,表示第十二。
  4. 姓。如战国时晋国有亥唐。
字 zì《國語辭典》

字 [ zì ]

  1.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如:「单字」、「汉字」、「同义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2. 本名以外另取的别号。如:「岳飞字鹏举」。《左传·隐公八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燮慨然而叹,呼干小字。」
  3. 契约、单据。如:「字据」、「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红楼梦·第六四回》:「给他十几两银子,写上一张退婚的字儿。」
  4. 发出的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圆」。
  5. 姓。如汉代有字长孺。
  1. 女子许嫁。如:「尚未字人」、「待字闺中」。
  2. 抚育。《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过八九月,女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
  3. 爱。《书经·康诰》:「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左传·成公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访 ( 訪 ) fǎng
访 [ fǎng ]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疑年 yí nián
(1).怀疑他人的年龄。《左传·襄公三十年》载: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绛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同食者疑其年,使以实告。老者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 师旷 推断老人为七十三岁。 史赵 、 士文伯 测算其日数为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大夫 赵武 乃召老人而谢过,因授以田亩,任以为 绛县 师。后遂以“疑年”指有才德的民间老人。 唐 权德舆 《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诗:“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2).特指前人年龄有疑问而未能确定者。 清 钱大昕 有《疑年录》四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