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权德舆唐代〕《寓兴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
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俯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俯首僮仆蹇步亲宾

俯首(頫首)fǔ shǒu
(1).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 苏轼 《策略第五》:“百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
(2).比喻屈服。 清 魏源 《筹海篇四》:“但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怀,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鲁迅 《花边文学·算帐》:“大莫大于尊 孔 ,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 孔 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
頫首:犹低头。《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百粤 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 注:“ 邓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 梁启超 《郑褧裳画引》:“百家腾跃,頫首 宋 元 。”  ——《漢語大詞典》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1.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1. 羞慚。如:「面有愧色」。
僮仆(僮僕)tóng pú
仆役。《史记·货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僕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贫无僮僕,篱落顿决,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 唐 王维 《宿郑州》诗:“他乡絶儔侣,孤客亲僮僕。”《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卓王孙 貲财巨万,僮僕数百,门阑奢侈。”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岳青天》:“公以清介自矢,夫人亲掌签押,署中僮僕不过数人。”  ——《漢語大詞典》
蹇步 jiǎn bù
谓步履艰难。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谐谑·嘉兴谑语》:“书中车马多如簇, 钱举人 独身走躑躅。 钱 居贫不克具舆马,又蹇步不良於行也。” 清 吴檠 《咏怀》:“曲径非不捷,由之转穷途。欲速嗟无成,蹇步愧亨衢。”  ——《漢語大詞典》
羞 xiū《國語辭典》

羞 [ xiū ]

  1. 進貢、進獻。《說文解字·丑部》:「羞,進獻也。」《禮記·月令》:「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2. 侮辱,使人難堪。如:「羞辱」。《漢書·卷四·文帝紀》:「以羞先帝之遺德。」
  3. 感到恥辱。如:「他那大逆不道的行徑,使大夥都羞與為伍。」
  4. 害怕、慚愧。如:「羞於見人」。《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詩:「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5. 害臊、難為情,或使難為情。如:「害羞」。如:「不要再羞他了,他的臉已經紅到耳根了。」
  1. 精緻美味的食物。如:「珍羞」、「時羞」。《文選·枚乘·七發》:「旨酒嘉肴,羞炰膾炙,以御賓客。」同「饈 」。
  2. 羞怯的神情。如:「含羞」。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3. 恥辱。如:「蒙羞」。《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
亲宾(親賓)qīn bīn
亲戚与宾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唐 白居易 《花下对酒》诗之一:“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絶。” 明 何景明 《简粹夫》诗:“倘惠长生术,高揖谢亲宾。”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