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心试观化,世故如丝棼。

权德舆唐代〕《感寓

残雨倦欹枕,病中时序分。秋虫与秋叶,一夜隔窗闻。
虚室对摇落,晤言无与群。冥心试观化,世故如丝棼。
但看鸢戾天,岂见山出云。下里徒击节,朱弦秘南薰。
梧桐秀朝阳,上有威凤文。终待九成奏,来仪瑞吾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冥心观化世故如丝

冥心 míng xīn
(1).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魏书·逸士传序》:“冥心物表,介然离俗,望古独适,求友千龄,亦异人矣。”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表》:“迄无显效於盛时,固合冥心於暮齿。”《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寳玉 自在静室,冥心危坐。”
(2).潜心苦思;专心致志。《晋书·隐逸传·辛谧》:“是故不婴於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 宋 苏舜钦 《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诗:“仰首羡飞鸟,冥心思故山。”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难者虽紧要,且置之度外;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自甲午 中 日 一战,而吾国以东海大邦,见败於 扶桑 三岛,知微之士,乃冥心孤往,探索其由。”  ——《漢語大詞典》
试 ( 試 ) shì
试 [ shì ]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
  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观化(觀化)guān huà
(1).观察变化;观察造化。《庄子·至乐》:“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清 姚鼐 《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浦山》:“观化吾生眇,焉知从古年。”
(2).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熙寧 十年夏, 康节先生 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 司马温公 曰:‘某欲观化一巡如何?’ 温公 曰:‘先生未应至此。’” 明 宋濂 《题李霁峰先生墓铭后》:“未及往见,而先生竟观化冥冥之中。”
(3).观察教化。《吕氏春秋·具备》:“ 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 亶父 。”  ——《漢語大詞典》
世故 shì gù
(1).生计。《列子·杨朱》:“ 卫 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
(2).世上的事情。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世故推迁,年华荏苒。” 元 范梈 《题黄隐居秋江钓月图》诗:“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变的世故在他的额门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纹。”
(3).世事变故,变乱。《文选·潘尼〈迎大驾〉诗》:“世故尚未夷, 崤 函 方嶮涩。” 张铣 注:“世乱未平, 崤谷 函关 之路尚嶮涩未通也。”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岂非遭罹世故,益感其言之至邪!” 宋 曾巩 《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及 秦 以累世之智,并天下,然二世而亡; 汉 定其乱,而诸 吕 七国之祸,相寻以起, 建武 中兴,然 冲 、 质 以后,世故多矣。”
(4).世俗人情。 明 高启 《玉漏迟》词:“只为微知世故,比别箇倍添烦恼。须信道,人生称心时少。”《老残游记》第十回:“只因但会读书,不諳世故,举手动足便错。”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六章:“一种洞晓世故的敏感,使他清楚地看到:此一时彼一时也,情况不同,如何能够乱来呢?”
(5).谓处世圆通而富有经验。 宋 叶适 《故大宋丞高公墓志铭》:“干敏强力,老练世故,审动而果,虑远而成。” 茅盾 《锻练》九:“她觉得这两位年轻的姑娘,神秘而又平凡,世故而又天真。”
(6).世交;故交。 唐 卢纶 《赴虢州留别故人》诗:“世故相逢各未閒,百年多在离别间。” 宋 王安石 《送陈兴之序》:“吾於 兴之 又世故,故又为之思所以慰其亲。”  ——《漢語大詞典》
如丝(如丝)
李商隐 诗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分类字锦》
棼 fén《國語辭典》

棼 [ fén ]

  1. 短梁。《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太史慈传》:「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2. 麻布。《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犬䄙素饰,小服皆素。」汉·郑玄·注:「棼,读为薠,薠麻以为蔽。」
  1. 使紊乱。《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