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权德舆唐代〕《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煌煌菊花馥馥萸房

煌煌 huáng huáng
(1).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朱熹 集传:“煌煌,大明貌。” 前蜀 贯休 《善哉行》:“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金 王若虚 《上周监察夫人生朝》:“煌煌綺罗,洋洋丝竹。” 郭沫若 《万引》:“﹝他﹞坐上电车一直坐到书店门口,店里已经是灯光煌煌的了。”
(2).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 宋 沈遘 《五言沈沔天隐楼》:“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清 孙枝蔚 《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二:“ 京雒 何煌煌,相府何潭潭。”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他默诵起来了,现在这果真已是篇煌煌的大论文。”
(3).昭彰;醒目。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些报纸上都用了头号字煌煌地排印着,可以刺得人们头昏。”  ——《漢語大詞典》
菊花 jú huā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南朝 梁 王筠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宋 戴复古 《九日》:“醉来风帽半欹斜,几度他乡对菊花。”
(2).酒名。 唐 王绩 《赠学仙者》诗:“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参见“ 菊花酒 ”。
(3).饼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  ——《漢語大詞典》
秀 xiù《國語辭典》

秀 [ xiù ]

  1. 稻麦等谷类吐穗开花。《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唐·聂夷中〈田家〉诗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2. 泛指草木开花。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3. 生长、成长。晋·顾恺之〈神情〉诗:「冬岭秀寒松。」
  4. 表现、表演。为英语show的音译。如:「秀一下」。
  1. 草木的花。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文选·张协·七命》:「方疏含秀,圆井吐葩。」
  2. 才智杰出的人。如:「后起之秀」。《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顾荣、贺循、纪赡、周玘,皆南土之秀。」
  3. 演出、表演。如:「做秀」、「一场秀」。
  4. 姓。如春秋时宋有秀老。
  1. 草木繁茂。《宋史·卷六五·五行志·木志》:「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秀而繁阴。」
  2. 清丽、俊美。如:「娟秀」、「清秀」、「山明水秀」。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3. 优异、杰出。如:「优秀」、「一枝独秀」。《国语·齐语》:「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馥馥 fù fù
形容香气很浓。 汉 苏武 《别友》诗:“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唐 司空图 《春愁赋》:“倚兰棹兮雨霏霏,歷苹洲兮衣馥馥。”《西游记》第二六回:“正走处,只闻得香风馥馥,玄鹤声鸣,那壁厢有个神仙。” 清 陈梦雷 《拟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幽兰在空谷,馥馥吐奇芳。”  ——《漢語大詞典》
萸房 yú fáng
茱萸花的子房。 唐 李适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萸房颁綵笥,菊蕊荐香醪。” 唐 沈佺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诗:“ 魏文 颁菊蕊, 汉武 赐萸房。”  ——《漢語大詞典》
舒 shū《國語辭典》

舒 [ shū ]

  1. 伸展。如:「舒手舒脚」、「舒眉弄眼」。
  2. 宣泄、抒发。如:「舒怀」。《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忱菀而莫达。」《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 迟缓、从容不迫。《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唐·柳宗元〈游黄溪记〉:「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2. 安适、舒畅。如:「舒泰」、「舒服」。《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1. 姓。如唐代有舒元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