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

权德舆唐代〕《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玉醴嘉节拜恩有馀

玉醴 yù lǐ
(1).甘泉。 汉 扬雄 《太玄赋》:“茹芝英以御饿兮,饮玉醴以解渴。”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涓子 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宋 苏轼 《参寥得智果院分韵得心字》诗:“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遂名参寥泉,可濯幽入襟。” 明 王洪 《麒麟赋》:“游於山则象车垂钩,丹芝敷荣;饮於水则玉醴流香,玄珠夜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蜜液,道家谓之金浆玉体。”
(2).传说中的仙药。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状似小枣……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便立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群音类选·玉如意记·月夜遇仙》:“金浆玉醴,交梨火枣,宝鸭香烟轻裊。”
(3).美酒。 唐 李白 《咏山樽》:“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 宋 刘筠 《津园赐宴》诗:“蕙殽清萐莆,玉醴堪金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灯烛》:“列山珍海错,倾玉醴琼浆,几部鼓吹,频歌迭奏,事事皆称絶畅。”
(4).道教语。指唾液。  ——《漢語大詞典》
宴 yàn《國語辭典》

宴 [ yàn ]

  1. 安逸、安闲。《说文解字·宀部》:「宴,安也。」《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唐·孔颖达·正义:「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
  2. 快乐。《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晋·杜预·注:「宴,乐也。」
  1. 酒席、筵席。如:「赴宴」、「设宴款待」、「鸿门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1. 以酒食款待宾客。如:「宴客」。宋·陆游〈长歌行〉:「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2. 安居、休息。《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唐·颜师古·注:「宴谓安居。」
  1. 安闲。如:「宴居」。宋·苏轼〈应梦观音赞〉:「稽首观音,宴坐宝石。」
嘉节(嘉節)jiā jié
美好的节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清 周亮工 《除夕向芝麓借书守岁用七十老人朱静一韵》之一:“老友 定山 残衲子,嘉节念客不为欢。”  ——《漢語大詞典》
拜恩 bài ēn
拜谢恩赐。《北史·王晞传》:“ 晞 言於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 明 高攀龙 《薛文清公传》:“先生正色曰:‘安有受官公朝,而拜恩私门邪?’”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总裁永乐大典》:“上赐宴赏,拜恩者百四十七人。”  ——《漢語大詞典》
欢 ( 歡 ) huān
欢 [ huān ]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有馀(有馀)
李商隐 木兰诗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