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

麹信陵唐代〕《移居洞庭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
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分地纵酒乐天

荷 hé《國語辭典》

荷 [ hé ]

  1. 植物名。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叶大而圆,夏天开红色或白色花。地下茎称为「藕」,果实称为「莲子」,二者皆可供食用。也称为「莲」、「芙蕖」。

荷 [ hè ]

  1. 用肩膀扛著。如:「荷锄」、「荷枪」。《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灌夫》:「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
  2. 承当、担负。如:「不胜负荷」。汉·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3. 蒙受。今多用书信中,表谢意。如:「感荷」、「为荷」。《左传·昭公三年》:「一为礼于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奉先帝之遗训,荷本朝之厚恩。」
锄 ( 鋤 ) chú
锄 [ chú ]
  1.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头。铁~。
  2.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草。~耘。~地。
  3. 铲除:~奸。
分地 fēn dì
亦作“ 分墬 ”。
(1).分封土地。《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晋文侯 问政於 舅犯 。 舅犯 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2).分割土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二 晋 不战而分地,不耕而穫之。”
(3).遍地;随地。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中天起浪,分地泻波。” 宋翁卷 《晓对》诗:“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4).谓区分土质所宜,种植五谷。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飭农分地,人粒惟始。” 唐 王维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分地依 后稷 ,用天信 重黎 。” 赵殿成 笺注:“ 后稷 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养民。”
(5).分防之地。 宋 岳珂 《桯史》附录《吁天辨诬通叙》:“ 淮西俊 之分地, 赵鼎 命之,怯敌不行。迨先臣一战而捷, 俊 则耻之。”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 萧队长 想知道屯子里人对头年分地的印象。”
亦作“ 分墬 ”。
(1).诸侯的封地。《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对曰:‘ 楚 兵且破, 信 ( 韩信 )、 越 ( 彭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汉书·地理志下》:“至 襄王 以 河内 赐 晋文公 ,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墬小。”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又封 三宝努 为 楚国公 ,以 常州路 为分地。”
(2).封建社会里,农民从封建主那里分到的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主,农民耕种分地,向封建主缴纳地租或服劳役。  ——《漢語大詞典》
利 lì《國語辭典》

利 [ lì ]

  1. 好处、益处。如:「利益」、「福利」、「渔翁得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 从本金生出的子钱。如:「利息」、「利润」、「红利」、「高利贷」。
  3. 姓。如汉代有利干。
  1. 有益于。如:「利人利己」。
  1. 锋锐。如:「锐利」、「锋利」。《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 祥瑞、顺利。如:「大吉大利」。《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东阳𡩋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不利。」
纵酒(縱酒)zòng jiǔ
(1).酗酒,任意狂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且夫 三代 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纵酒驰骋弋猎,不听政事。”《南史·刘祥传》:“乃徙 广州 ,不得意,终日纵酒,少时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饶德操 诗为近时僧中之冠。早有大志,既不遇,纵酒自晦,或数日不醒。”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后来旁人告诉我,她的父亲纵酒狂放,醉后时时虐待他的儿女。”
(2).开怀畅饮。《史记·高祖本纪》:“置酒 沛 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歌风台》:“纵酒极欢留十日,慷慨伤怀泪沾臆。”  ——《漢語大詞典》
乐天(樂天)lè tiān
(1).谓乐于顺应天命。《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 注:“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 汤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 注:“圣人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陶潜 《自祭文》:“勤靡餘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漢語大詞典》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1.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1.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1.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3.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4.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5.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