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
耿湋〔唐代〕《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
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
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
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独立(獨立)dú lì
(1).单独站立。《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 唐 杜甫 《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生 ﹞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2).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 挹 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秦皇岛》:“ 关 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 秦皇岛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为了防备意外, 大夯 首先将 郭祥 隐蔽在草丛之中,悄悄来到一所独立家屋附近。”
(3).超凡拔俗,与众不同。《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君子於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淮南子·修务训》:“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高诱 注:“不羣于俗。” 宋 陆游 《溪上作》诗:“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依靠他人而自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梁启雄 释:“不足独立而治,谓师法不能离开‘专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书籍,进了一层,研求到意义上去,所以出了 魏默深 、 龚定盦 一班人,发生独立的思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5).谓国家、民族或政权不受外界统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 楚 六千里而为讎人役。”《荀子·王制》:“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如:一切受压迫的民族都要独立。
(6).古代传说中的一足之鸟。《太平御览》卷四三三引《河图》:“鸟一足名独立。” ——《漢語大詞典》
(2).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 挹 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秦皇岛》:“ 关 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 秦皇岛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为了防备意外, 大夯 首先将 郭祥 隐蔽在草丛之中,悄悄来到一所独立家屋附近。”
(3).超凡拔俗,与众不同。《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君子於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淮南子·修务训》:“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高诱 注:“不羣于俗。” 宋 陆游 《溪上作》诗:“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依靠他人而自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梁启雄 释:“不足独立而治,谓师法不能离开‘专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书籍,进了一层,研求到意义上去,所以出了 魏默深 、 龚定盦 一班人,发生独立的思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5).谓国家、民族或政权不受外界统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 楚 六千里而为讎人役。”《荀子·王制》:“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如:一切受压迫的民族都要独立。
(6).古代传说中的一足之鸟。《太平御览》卷四三三引《河图》:“鸟一足名独立。” ——《漢語大詞典》
花飞(花飞)
南北朝 何逊 为人妾怨诗 燕戏还檐际,花飞落枕前。
唐 李希仲 东皇太一词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
唐 陆龟蒙 邺宫词二首 其二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唐 无名氏 宴李家宅 画屏深掩瑞云光,罗绮花飞白玉堂。
金 李俊民 老杜醉归图 其一 薄暮斜风细雨,长安一片花飞。
元 胡天游 杨花吟 花飞满空无处所,随风直渡吴江水。
元 许有孚 十二月廿又二日观雪泠然台城郭山川四顾清爽小儿诵东坡先生聚星堂诗甚习殊可乐也因忆马明初云往岁德常杜左司尝与诸公和之成巨轴然皆不及一见仆则不敢言和但对景乘兴谨用其韵尔僭越之罪观者恕之 花飞六出乱无叶,泠然台上偏宜雪。
元 黄溍 效古五首 其四 花飞既不息,水流复无极。
《韵府拾遗 微韵》:章孝标诗六出花飞处处飘李屮诗狼藉花飞砚席香 ——《骈字类编》
唐 李希仲 东皇太一词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
唐 陆龟蒙 邺宫词二首 其二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唐 无名氏 宴李家宅 画屏深掩瑞云光,罗绮花飞白玉堂。
金 李俊民 老杜醉归图 其一 薄暮斜风细雨,长安一片花飞。
元 胡天游 杨花吟 花飞满空无处所,随风直渡吴江水。
元 许有孚 十二月廿又二日观雪泠然台城郭山川四顾清爽小儿诵东坡先生聚星堂诗甚习殊可乐也因忆马明初云往岁德常杜左司尝与诸公和之成巨轴然皆不及一见仆则不敢言和但对景乘兴谨用其韵尔僭越之罪观者恕之 花飞六出乱无叶,泠然台上偏宜雪。
元 黄溍 效古五首 其四 花飞既不息,水流复无极。
《韵府拾遗 微韵》:章孝标诗六出花飞处处飘李屮诗狼藉花飞砚席香 ——《骈字类编》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 姓。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动-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语助词,无义:➊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 参见「言言」(二)条。
月下 yuè xià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铖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漢語大詞典》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漢語大詞典》
迟 ( 遲 ) chí
迟 [ chí ]
-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 晚:~到。~暮,~早。推~。延~。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