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

武元衡唐代〕《秋日对酒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宝瑟拂尘匣,徽音凝朱丝。
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
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
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客有自嵩颍,重征栖隐期。
丹诀学仙晚,白云归谷迟。君恩不可报,霜露绕南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物变风雨人怀天地

物变(物變)wù biàn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漢語大詞典》
风雨(風雨)fēng yǔ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漢語大詞典》
顺 ( 順 ) shùn
顺 [ shùn ]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
  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
  3. 依次往后:~序。~次。
  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
  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
  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
  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
  8. 姓。
人怀(人懷)rén huái
人心,人的情绪。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洪潦浩方割,人怀昬垫情。”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殊不知末习浇漓,人怀厌怠。”  ——《漢語大詞典》
天地 tiān dì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 注:“天地,犹天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楚老》:“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 魏源 《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 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漢語大詞典》
慈 cí《國語辭典》

慈 [ cí ]

  1. 愛憐。《史記·卷四·周本紀》:「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
  1. 父母對子女的愛稱為「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2. 深篤的愛。《左傳·莊公二十七年》:「夫禮樂慈愛,戰所畜也。」唐·孔穎達·正義:「慈謂愛之深也。」《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
  3. 稱謂。用以尊稱母親。如:「令慈」、「家慈」。
  4. 吸鐵。如:「慈石」。通「磁」。
  5. 姓。如漢代有慈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