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顾况唐代〕《送李山人还玉溪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好鸟共鸣水树幽人买山钱

好鸟
美丽的鸟  ——《整理自网络》
共鸣(共鳴)gòng míng
(1).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2).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 巴金 《家》三三:“不是有两颗心跟你的心共鸣吗?” 吴伯箫 《春秋多佳日》:“这是诗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 秦牧 《艺海拾贝·并蒂莲的美感》:“一切艺术所以能够感动人,只是因为被感动的人从这种艺术里面引起某种程度的思想上的共鸣。”  ——《漢語大詞典》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水树(水树)
南北朝 范云 登三山诗 石藤多卷节,水树绕蟠枝。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 云峰四起迎宸幄,水树千重入御筵。
唐 李峤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唐 许棠 送王侍御赴宣城 水树连天暗,山禽绕郡啼。
唐 郑谷 送进士卢棨东归 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
宋 林逋 孤山寺 云峰水树南朝寺,祇隔丛篁作并邻。  ——《骈字类编》
幽人 yōu rén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欠 qiàn《國語辭典》

欠 [ qiàn ]

  1. 累的时候,张嘴呵气。如:「呵欠」。《仪礼·士相见礼》:「君子欠伸。」汉·郑玄·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
  2. 肢体稍上提移。如:「欠身」。《红楼梦·第九七回》:「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著他。」
  3. 借人财物未还或该给而未给。如:「欠帐」、「欠薪水」。《红楼梦·第五回》:「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4. 缺少。如:「你还欠多少?」、「这盘菜欠点儿盐。」
  1. 不够、缺乏。语气较「不」稍委婉。如:「欠安」、「欠妥」、「欠考虑」。
  1. 债务。如:「旧欠未清」。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买山钱(買山錢)mǎi shān qián
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流徙分途》:“我那老爷呵,官居清白,无有买山钱。”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一:“必待买山钱,始慰栖巖志。”参见“ 买山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