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短褐 duǎn hè
(1).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 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逯钦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2).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
(2).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
穿结(穿結)chuān jié
谓衣服洞穿和补缀。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 宋 王禹偁 《休粮道士传》:“復能不食累月,一裘穿结数十年矣。” ——《漢語大詞典》
箪瓢屡空(簞瓢屢空)dān piáo lǚ kōng
谓饮食不继,生活贫困。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争奈此人簞瓢屡空,若待媒证求亲,俺父亲决然不肯。” ——《漢語大詞典》
晏如 yàn rú
安定;安宁;恬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内外清謐,朝野晏如。”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君惠则其民晏如。” 清 沈钦圻 《除夕书事》诗:“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助-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