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于鹄唐代〕《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碧纱笼寒灯,长幡缀金铃。林下听法人,起坐枯叶声。
启奏修律仪,天曙山鸟鸣。分行布菅茅,列坐满中庭。
持斋候撞钟,玉函散宝经。焚香开卷时,照耀金室明。
投简石洞深,称过上帝灵。学道能苦心,自古无不成。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入静礼行

脱 ( 脫 ) tuō
脱 [ tuō ]
  1. 离开,落掉:~产。~发()。~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
  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
  4. 倘若,或许:~有不测。
  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6. 姓。
屐 jī《國語辭典》

屐 [ jī ]

  1. 木头鞋。如:「木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驾长簷车,跟高齿屐。」
  2. 鞋的通称。如:「草屐」、「锦屐」。宋·陆游〈长歌行〉:「消磨日月几緉屐,陶铸唐虞一杯酒。」
入静 rù jìng
道家语。谓静坐屏除杂念。后亦用于气功保健方面。《资治通鉴·唐光启三年》:“乘其入静,縊杀之,声言上升。” 胡三省 注:“道家所谓入静,即禪家入定而稍异。入静者,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无思无营,冀以接天神。”《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他还养成一种难能可贵的本领,真是不生一丝杂念,口内津液涌出,居然能够入静。”  ——《漢語大詞典》
堂 táng《國語辭典》

堂 [ táng ]

  1. 正房、大廳。如:「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 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如:「明堂」、「政事堂」、「大堂」。
  3. 用於廳堂名稱。有時也含有某一世系的意義。如:「養志堂」、「三槐堂」。
  4. 專門用途的房屋。如:「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5. 同祖父的親屬。參見「堂兄弟」、「堂姪」等條。
  6. 量詞:➊ ​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一堂瓷器」、「兩堂家具」。➋ ​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
  7. 用於商店的名號。如:「同仁堂」、「回春堂」。
  1. 宏偉。如:「富麗堂皇」。
绕 ( 繞 ) rào
绕 [ rào ]
  1. 缠:~线。缠~。
  2.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3.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4.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像 xiàng《國語辭典》

像 [ xiàng ]

  1. 形貌、模样。《淮南子·主术》:「此皆有充于内而成像于外。」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2. 人物的图画或雕塑。如:「人像」、「画像」、「雕像」。
  1. 相似。如:「他的眼睛像父亲。」汉·王充《论衡·非韩》:「作为操止,像类贤行,以取升进。」
  2. 如、比如,推测或譬喻之词。如:「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可靠。」、「像今天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4. 像:他长得~他父亲。
  5. 姓。
礼行(礼行)
左传襄公九年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