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步虚 bù xū
(1).道士唱经礼赞。 唐 李白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王琦 注引《异苑》:“ 陈思王 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唐 施肩吾 《闻山中步虚声》诗:“何人步虚南峯顶,鹤唳九天霜月冷。”《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灵素 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兆梦》:“小道小道,其实玄妙,善能步虚,又会佐醮。”
(2).见“ 步虚词 ”。
(3).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 刘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漢語大詞典》
(2).见“ 步虚词 ”。
(3).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明 刘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灵,步虚欵天关。”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浩气长生,灵旗暗闪,且喜时逢清晏,岁际丰盈,不免步虚巡按一回。” ——《漢語大詞典》
时上(時上)shí shàng
犹即上。《后汉书·寒朗传》:“臣虽考之无事,恐海内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 李贤 注:“时上,犹即上也。” ——《漢語大詞典》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副-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高峰 gāo fēng
亦作“ 高峰 ”。
(1).高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峯。” 元 宋旡 《鲸背吟·乳岛》:“远望浑如两乳同,近前方信两高峯。”《文汇报》1992.2.14:“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5座雄踞在 尼泊尔 和 中国 西藏 境内的 喜马拉雅山脉 腹心地带。”
(2).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徐迟 《直薄峨嵋金顶记》:“我们看到了古代艺术的高峰作品。” ——《漢語大詞典》
(1).高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峯。” 元 宋旡 《鲸背吟·乳岛》:“远望浑如两乳同,近前方信两高峯。”《文汇报》1992.2.14:“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5座雄踞在 尼泊尔 和 中国 西藏 境内的 喜马拉雅山脉 腹心地带。”
(2).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徐迟 《直薄峨嵋金顶记》:“我们看到了古代艺术的高峰作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