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刘商〔唐代〕《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秋高露白万林空,
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银河倒泻君王醉,
滟酒峨冠眄西子。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城乌啼尽海霞销,
深掩金屏日高睡。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瓦解冰销真可耻,
凝艳妖芳安足恃。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兴来下笔到奇景,
瑶盘迸洒蛟人珠。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有时凝思家虚无,
霓幢仿佛游仙都。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我逃名迹遁西林,
不得灞陵倾别酒。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银河倒泻君王醉,
滟酒峨冠眄西子。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城乌啼尽海霞销,
深掩金屏日高睡。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瓦解冰销真可耻,
凝艳妖芳安足恃。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兴来下笔到奇景,
瑶盘迸洒蛟人珠。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有时凝思家虚无,
霓幢仿佛游仙都。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我逃名迹遁西林,
不得灞陵倾别酒。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会稽(會稽)kuài jī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勾践 gōu jiàn
(?—前 465 年) 春秋时越王。后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屈辱于吴。乃用文种、范蠡为相,卧薪尝胆,立志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卒兴兵灭掉了吴国,继而北进,大会诸侯于徐州(山东滕县南),成为春秋后期的霸主 ——《整理自网络》
拥 ( 擁 ) yōng
拥 [ yōng ]
- 抱:~抱。
- 围着:前呼后~。
- 推举,爱护:~戴。~护。
- 聚到一块:~挤。簇~。
- 具有:~有。
- 遮蔽:~蔽(亦作“壅蔽”)。~塞(sè)。
长矛(長矛)cháng máo
一种旧式兵器。长柄矛。《三国志·魏志·典韦传》:“ 太祖 募陷陈, 韦 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鎧,弃楯,但持长矛撩戟。”《太平天囯资料·虏在目中》:“视官兵稍败,则左右之军追上,两军一合,后军随后一围,如连环之式,用长矛混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起先是大旗队;大旗队过去,便有一对扛叉的,扛刀的,扛长矛的。” ——《漢語大詞典》
万马(万马)
唐 李山甫 曲江二首 其二 斜阳怪得长安动,陌上分飞万马蹄。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唐 无可 寄羽林卢大夫将军 计日旌旄下,萧萧万马随。 ——《骈字类编》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唐 无可 寄羽林卢大夫将军 计日旌旄下,萧萧万马随。 ——《骈字类编》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蹄 tí《國語辭典》
蹄 [ tí ]
名- 兽足趾端的角质变形物,后借以通称兽足。如:「马蹄」、「牛蹄」。
- 古代的一种捕兽器。如:「筌蹄」。
- 踢。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扫 ( 掃 ) sǎo/sào
扫 [ sǎo ]
-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地。
- 清除,消灭:~雷。~盲。~荡。一~而空。
- 全,尽,尽其所有:~数(shù)。
- 低落,丧失:~兴(xìng )。
- 描画:~描。~眉。
- 迅速横掠而过:~射。~视。
- 结束,了结:~尾。
- 祭奠:~墓。祭~。
- 〔~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垒 ( 壘 ) lěi
垒 [ lěi ]
-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营~。对~。
- 砌:~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