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

薛据唐代〕《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汝颍怀古凄然

肃 ( 肅 ) sù
肃 [ sù ]
  1. 恭敬:~立。~坐。~然。
  2. 严正,认真:严~。~静。~穆。整~。
  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客。
  4. 萎缩:~杀。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1.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1.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1.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1.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辞 ( 辭 ) cí《國語辭典》
  1. 「辭 」的異體字。
汝颍(汝颍)
史记礼书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民汉书李寻传今汝颍畎浍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 害此诗所谓晔晔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者也器魏志郭嘉传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 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人吴志陆瑁传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差断三署颇扬 闇昧之失以显其谪瑁与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属晋书陈頵传会解结代杨准为刺史韬因河间王颙 结结曰张彦真以为汝颍巧辩恐不及青徐儒雅也頵曰彦真与元礼不协故设过言老子庄周生陈梁伏羲傅说师旷大项出阳夏汉魏二祖起于沛谯准之众州莫之与比结甚异之 魏武帝褒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昔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古今一也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见江淮下汉又郑伟墓志铭扬旌汝颍威震三川拥旄江 席捲楼船  ——《骈字类编》
怀古(懷古)huái gǔ
思念古代的人和事。 汉 张衡 《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唐 李白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我来 圯桥 上,怀古钦英风。”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因登其皆山之楼,眺于群山,悠然而怀古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凄然(淒然)qī rán
凄凉悲伤貌。《庄子·渔父》:“客悽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 唐 高适 《除夜作》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浭水》:“ 宋徽宗 过桥,驻马四顾,悽然曰:‘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
(1).寒凉貌。《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煖然似春。” 唐 羊士谔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诗:“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草树冻枯,天风凄然,而吾母远道,得无霜露之感!”
(2).凄凉悲伤貌。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自序》:“通德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 唐 韩偓 《幽独》诗:“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清 费经虞 《思蜀》诗:“垂老无穴祇自怜,不堪往事益凄然。” 苏曼殊 《碎簪记》:“女郎默默与余握手,遂凄然而别。”
(3).阴沉貌;昏暗貌。 清 龚自珍 《菩萨蛮·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词:“文窗花雾凄然緑,侍儿不肯传银烛。”
(1).寒冷貌。《文选·向秀〈思旧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 李善 注:“凄,冷也。”
(2).凄凉悲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季重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唐 杜甫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赴任青城》诗:“ 青城 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清 李渔 《凰求凤·心离》:“相别在邇,自有一种凄然之色。” 叶圣陶 《夜》:“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朦胧欲睡了,几个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