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

薛据唐代〕《怀哉行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时废人广厦无弃材

明时(明時)míng shí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废人(廢人)fèi rén
(1).抛弃他人。《国语·晋语二》:“抑挠志以从君,为废人以自利也。”
(2).无用的人。《北齐书·韩轨传》:“朝廷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对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文正》:“天下无废人,所以朝廷无废事。”
(3).谓不尽人事。 明 宋濂 《禄命辨》:“不然,委命而废人,白昼攫人之金而陷於桎梏,则曰我之命当尔也;怠窳偷生而不嗜学,至老死而无闻,则曰我之命当尔……其可乎哉?”  ——《漢語大詞典》
广厦(廣廈)guǎng shà
见“ 广夏 ”。  ——《漢語大詞典》
无弃材(無棄材)wú qì cái
没有无用的材料。常喻人各有用。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赵幼文 校注引《淮南子·主术训》:“是故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无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 唐 薛据 《怀哉行》:“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用,有用寧自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