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成语出处《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成语意思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成语意思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成语意思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
成语意思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或欲有剽掠,则潜结众誓于神,椎牛歃血,乃出所获者,集而瓜分之。”
成语意思古时指船工。
成语出处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成语意思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成语意思招摇撞骗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成语出处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我们一方面要领导群众争取斗争的胜利,一方面必须充分暴露敌人的狰狞面貌。”
成语意思见“抓破脸皮”。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成语意思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成语出处明·杨慎《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魄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此以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
成语意思见“抓破脸皮”。
成语出处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成语意思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成语意思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成语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18回:“曾参听了这席话,转念之间,料必是昨日陈亢回来,把我耘瓜受杖的经过,告知了夫子。”
成语意思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成语出处《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成语意思见“只轮不反”。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只骑不反,踦轮无匹。”
成语意思置:放。指下棋时不知怎样下子才好。比喻遇事犹疑不决
成语出处宋·李纲《议责成》:“譬犹奕者,置棋不定,不足以胜敌。”
成语意思指贼人肉体久受责罚,耐受性强。形容作贼已十分老练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戚。问道:‘银子那里去了?’李旺是贼皮贼骨,一任打着,只不开口。”
成语意思见“珠盘玉敦”。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成语意思华:文采。质朴而没有文采
成语出处罗悴悬《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朴无华,遂称复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