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杨雀衔环”。
成语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成语意思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成语意思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 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成语意思犹玉石俱焚。
成语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成语意思犹玉石俱焚。
成语出处三国·魏·锺会《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成语意思见“遇水迭桥”。
成语出处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竞赛》:“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气儿跑步向前。”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少见多怪,一点点儿眉毛大的事儿,就疑神见鬼似地!”
成语意思同“鱼化龙”。
成语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成语意思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成语出处唐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成语意思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成语意思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以青鸟为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后用“瑶池女使”指传信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望咫尺青天,那有个瑶池女使,偷递情笺。”
成语意思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
成语出处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玉石难分。”
成语意思《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驿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成语意思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成语意思①形容树木华美。②喻贵家子弟。
成语出处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成语意思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处理。暂时变通处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不穿孝这桩事自己也知是一时权宜,其实去报仇,所以才不穿孝。”
成语意思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成语意思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成语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58回:“你强娶民女,私抢少妇,勾串地方官倚势欺人,又抗旨不遵。”
成语意思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陶起归寝,出门践菊晆,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