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而已:罢了。就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或只不过这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成语意思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成语意思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成语意思见“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哭得人事不知。”
成语意思见“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杨朔《晚凉天》:“有一位同志,是渔船救起来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成语意思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成语意思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笔头虽写得数句诗,所谓本心不正,脉理皆邪,读之将恐染神乱志,非徒无益。’某佩服其言。”
成语意思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遗山之于苏黄,可谓染神刻骨矣。”
成语意思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成语意思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成语意思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清 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通学古之士,潜心冥会,融释贯通,其于程朱继志述事,能补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成语意思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成语出处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成语意思而已:罢了。就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自序:“晨起洒扫,午餐而夕寐,弹琴读书,晤对良朋,如是而已。”
成语意思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成语出处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成语意思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成语意思见“人神共嫉”。
成语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成语意思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
成语意思诉:说;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
成语意思见“人生如寄”。
成语出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成语意思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成语出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