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成语意思践:依循,履行;墨:绳墨,计划;践墨:遵守规律;随敌:顺随敌情。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践墨隨敌,以决战事。”
成语意思方言。装模作样。
成语出处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成语意思诫:警戒;豫:通“预”,预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一》:“诫莫若豫,豫而后给。”
成语意思精妙:精彩美好;入神:达到神秘的境界。精彩美好达到神妙的境界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黄庭博鹅》:“菷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成语意思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成语出处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成语意思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成语意思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成语出处《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成语意思见“酒囊饭袋”。
成语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成语意思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成语出处《旧唐书·魏征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成语意思犹言见死不救。
成语出处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成语意思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
成语出处宋 陶穀《清异录 金迷纸醉》:“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成语意思见“焦眉愁眼”。
成语出处沙汀《兽道》:“街上十分冷落,几个站在门口看街的女人,老远就焦眉皱眼,随即退进门槛内面去了。”
成语意思监门:守护里门的人;养:衣食用度。守护里门人的微薄生活费用。比喻艰苦节俭的生活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成语意思拼命争先而战。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成语意思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成语出处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幽怪二》:“终日人鬼杂处,肩摩踵接,不相畏避,亦不相闻问。”
成语意思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成语意思极:尽。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成语出处三国 魏 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也。”
成语意思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成语出处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成语意思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