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澡慰:洗净、熨平。比喻改革旧的风俗
成语出处宋·宋祁《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翁之治蜀,开学校以《诗》、《书》教人,澡慰故俗。”
成语意思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成语出处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成语意思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成语出处《隋书·牛弘传》:“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卷不释手。”
成语意思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成语意思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成语意思①犹言国无二君。②引申为至高无上。
成语出处《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成语意思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成语意思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成语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成语意思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烛影摇红,帘幕瑞烟浮动,画堂中珠围翠拥。”
成语意思珍珠、翡翠团团围绕。形容豪华、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成语出处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成语意思走丸:滚弹丸;坂:同“阪”,山坡。逆着山坡滚弹丸。比喻所求与所行相背离,难偿所愿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坂,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雠怨。”
成语意思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成语意思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巴金《“文革”博物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伪难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
成语意思见“转弯抹角”。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成语意思犹言龇牙咧嘴。凶残貌。
成语出处《新唐书·酷吏传序》:“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
成语意思见“转弯抹角”。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成语意思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成语意思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成语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成语意思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成语意思局:结局,定局,指长久之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3回:“这绿林中买卖,终无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