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末:后代。我这个后代的小子。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对自己的谦称。也用常人的自谦
成语出处《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成语意思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成语出处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成语意思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成语意思缘:顺着;木:树;希:希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成语意思扬名天下,为父母增光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赍发呵与那个薄弱书生,兀的不扬名显姓,光明动朝廷。”
成语意思见“倚门卖笑”。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成语意思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谁在没落》:“倘说: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
成语意思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成语意思一心一意。
成语出处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成语意思沫:唾沫;口水;濡:沾湿;润泽。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成语意思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成语出处《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成语意思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成语意思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成语意思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成语意思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可托付重任。
成语出处语出《书 说命下》:“若作和羹,乐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成语意思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成语意思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折像传》:“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
成语意思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成语意思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成语出处清 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