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委曲:同“委屈”,曲意求全。曲意迁就,以求得事情的完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我只要委曲周全称家主一桩大事,并无欺心。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成语意思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成语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英国被兵》:“英夷与俄罗斯两国交恶,俄罗斯方争印度于英夷,积岁构兵,外强中瘠。”
成语意思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成语意思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向往河发,纨绮子弟或请纳交附河发为重。”
成语意思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成语意思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成语出处梁启超《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店》:“以兴学育才为急务,于是各行省雾起云涌,学堂学会所在而有。”
成语意思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成语意思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酒。”
成语意思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晋 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成语意思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成语出处语出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成语意思没有力量和勇气。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成语意思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
成语意思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成语意思谓不计其数;极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
成语意思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成语意思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成语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成语意思形容像磐石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周智道:‘忒稳,稳如磐石。’”
成语意思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成语出处《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成语意思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成语意思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