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成语意思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成语意思见“铜浇铁铸”。
成语出处张英《老年突击队》:“大炮师傅,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
成语意思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孙。”
成语意思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成语意思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成语出处《左传 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成语意思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成语出处《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成语意思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说的人多了,让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成语意思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成语意思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成语意思见“天之戮民”。
成语出处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
成语意思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
成语意思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成语意思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成语出处《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成语意思撞:撞击。指认死理
成语出处陆天明《省委书记》:“今天我们要眼睁睁地让马扬走了,总有一天会头撞南墙满世界去找后悔药吃。”
成语意思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成语意思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第一名儒生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天子门生》:“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成语意思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成语意思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
成语意思见“吞舟是漏”。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