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犹言杀一儆百。
成语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砺百,以清王化。”
成语意思见“杀一砺百”。
成语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成语意思率:遵循;旧则:老法规。完全依循旧规办事。同“率由旧章”。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成语意思率由:遵循;沿袭。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为泛指完全按老规矩办事;不更新。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成语意思水中月,镜中像。指一切虚幻的影像。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成语出处唐·裴休《唐赐紫方大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成语意思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成语出处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成语意思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成语意思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成语意思色艺:容貌和技艺;伦:同类。容貌和技艺超群拔俗,在同类中绝无仅有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成语意思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成语出处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成语意思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成语意思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成语意思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成语出处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成语意思见“收因结果”。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想着他开疆土将君王佐,这的是收园结果。”
成语意思《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 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麦秀”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
成语意思夙夜:早晚。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成语意思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采莲女拨棹声,又不是捕鱼叟鸣榔动,惊的那夜眠人睡眼朦胧。”
成语意思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成语意思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成语意思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枉蠹了他梳云掠月,枉羞了他惜玉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