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谙:熟悉。说话用词不能依据经典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成语意思见“燕安酖毒”。
成语出处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成语意思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成语出处《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成语意思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成语意思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成语意思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成语意思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成语意思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成语意思掩:遮盖。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成语意思见“言不达意”。
成语出处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辄露所见,求益左右。”
成语意思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成语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成语意思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成语意思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成语出处宋·吕大临《〈考古图〉后记》:“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书残,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
成语意思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成语意思援笔:拿起笔来。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
成语意思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成语意思云气上升,潮水奔涌。形容大量涌出来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一卷:“千乘万骑,如云奔潮涌,四方万姓,如鳞次蚁聚。”
成语意思寐:睡着。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成语出处宋 洪迈《夷坚志 乙志卷八 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成语意思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成语出处宋 惠洪《冷斋夜话 船子和尚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成语意思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